12月7日,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舉行侯波同志追思會,與會攝影界人士紛紛發(fā)言,深切追思懷念侯波同志。在他們眼中,如母親般親切的侯老既是攝影界前輩,也是故友知己,更是攝影路上學習的榜樣。字里行間,話里話外,盡是對已逝前輩的崇敬之情。
李舸:紀念永恒的經(jīng)典
老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雖然近幾年侯老因病臥床,沒有出現(xiàn)在大家的視線中,但老前輩為人、處事、從藝的精神和氣韻,始終透過那些經(jīng)典的作品,縈繞在我們的身邊。我與老前輩交集不深,多少年來,每次打過招呼之后,都是遠遠地仰望著她。相信在她的視野里,對我這個晚輩也肯定沒什么太深的印象。但作為中國攝協(xié)工作人員的后代,在我心目中,侯波、徐肖冰,這些老一輩攝影家始終就是我的親人。難忘老前輩的經(jīng)典,她歷盡磨難的經(jīng)歷和素樸的經(jīng)驗是后輩踐德的典范,瘦弱而堅定的侯老以虔誠的本真初心與溫和的浪漫情懷,深入被攝者內心,一如她的簡約、干練。
古人說,“君子檢身,常若有過。”我們追思侯波老前輩就是要把她淡泊名利、剛健篤實、輝光日新的品格作為崇德向善的尺子始終裝在心里,時時校正人生方向,處處把握行為尺度,做到“心中有黨不失向,心中有民不忘本,心中有責不懈怠,心中有戒不妄為”,守住自己為人處事的底線。
于健:不顧私利,一心為公
侯老一生沒有任何要求,非常本分,她唯一的希望是把中國女攝影家協(xié)會成立起來,建立一支中國女攝影家和攝影工作者、攝影愛好者的隊伍。幾經(jīng)周折,中國女攝影家協(xié)會終于成立了?,F(xiàn)在更有了一支龐大的隊伍,為社會培養(yǎng)了許多優(yōu)秀的攝影人才,像她這樣一個不計個人私利,只想著為人民服務的攝影家,值得每一個人學習。不忘初心,投身時代,努力做好時代的記錄者。
朱憲民:傳承優(yōu)良品質
今天坐下來開追思會,學的是侯老的品德,做人的道德,處世的觀點。侯老與我母親同歲,在我心目中如同母親一般,無論遇到怎樣的困難,她始終沒有抱怨過。我覺得侯老為人和善。我與她接觸這么多年,她從來沒有講過一句不利于團結的話,包括后來在新華社整理資料,她都是自己花錢擴印照片。我們這些攝影人應該把侯老的這種優(yōu)良作風和品質傳承下去,永遠地懷念她,記住她。
陳小波:一切來之不易
我是1983年進新華社的,對侯老的最初印象是——瘦弱的小個子婦人。她臉上永遠都浮現(xiàn)著笑容,直到后來我才知道,她就是赫赫有名的侯老師。
在我執(zhí)筆“口述新華”系列和主持“新華典藏”項目期間,得以數(shù)次走近侯老。每次見面,很少聽到她對自己曾經(jīng)過往的炫耀,給我留下更深記憶的是每說到一些歷史節(jié)點,她總會哽咽,淚水長流。她經(jīng)歷過很多磨難,卻始終是那樣的堅強。因為項目的原因,我請她寫幾個字作為手書,她緩緩寫下:“一切來之不易。侯波”我用這句話,做了侯波口述的標題。我能深切體會到,這位萬人羨慕的老人在榮光背后的不易,正可謂有多少光環(huán)就有多少磨難,我對她始終充滿敬意。
居楊:做個有意義的攝影記者
侯老對我的幫助很大,2001年,有一個當代女攝影家展覽,正好展出了我的《丟丟的故事》,那是我第一次比較完整地在一個展覽中展出自己的作品。侯老親臨現(xiàn)場講座,讓我感動不已,驚喜萬分。講座后,侯老還認真地看了我的展覽,給我說了很多鼓勵的話,那句“你要好好拍,要做一個對黨和國家,對人民有意義的攝影記者”一直刻在我的心里,成為我此后20年攝影經(jīng)歷當中的鞭策和鼓勵。
柳軍:榜樣的力量
我是一名軍人,侯老也曾是一名軍人。我時常告誡我們的時政記者,我們的榜樣就是侯老,她的人品使我們一生受用,她的藝品值得永遠學習。現(xiàn)在很多人在攝影上稍有建樹,就覺得自己是藝術家,而侯老作為真正的藝術家,卻始終把自己定位為領袖身邊一個普通攝影記者,侯老的這種品格是我們當下最需要學習的東西。
李樹峰:做本分的“新時代人”
侯波老師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她為人處事的方式,可以說,是本本分分做人,規(guī)規(guī)矩矩做事。這可能與她在延安時期接受的革命教育相關。
與當下社會上常見的自我膨脹、自以為是、貪得無厭不同,侯波老師非常謙虛,她不拿自己當多高的領導和專家,總說自己水平低。她認為自己個人沒有什么了不起,認為一切都是黨給的,組織上安排的,自己特別幸運而已,心中充滿感恩之情。
一輩子的堅持與堅守,成就了她老人家的聲譽和威望。這兩點在當今社會是稀缺品格。我們今天緬懷侯老,也要從自身做起,只有從做人做事的態(tài)度和方式上落實了,才算真正領會到了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時代”的內涵,才算一個“新時代人”。
呂靜波:山高水長,風范永存
侯老一生從來不張揚、不炫耀,永遠保持平和低調。她在很多場合說過:“中國有許多優(yōu)秀攝影師,由于歷史的偏愛,我才能成為這樣一個幸運者?!?/span>
70歲高齡的侯老曾借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召開之際,提出創(chuàng)辦中國女攝影家協(xié)會。為了完成中國女攝影人多年的夙愿,侯老克服了重重困難,親自到中國文聯(lián)、民政部等主管部門申報,風雨無阻。1994年6月6日,中國文聯(lián)終于批準中國女攝影家協(xié)會的成立,民政部通過了對中國女攝協(xié)的注冊登記。1995年,中國女攝影家協(xié)會又成為了全國婦聯(lián)團體會員,為中國女攝影人打開了一片天地。所有這些工作,都凝聚著侯波老師的心血,這是中國女性攝影人永遠不能忘記的。
李欣:傳承攝影精神
最早同侯老結緣,是在2003年的法國阿爾勒國際攝影節(jié)上。侯老找到我們,希望能夠幫助她梳理攝影作品,協(xié)助辦展。也是從那時起,我與侯波、徐肖冰兩位老攝影家的接觸變多了。她的許多精神財富也給我后來的學習和工作做出了榜樣。
在藝術創(chuàng)作方面,她在拍攝領袖形象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風格。這些圖片的風格奠定和構成了新中國領袖攝影特有的視覺樣式和傳統(tǒng);同時,她也拍攝了作為普通人的領導人生活化的種種細節(jié),不僅讓我們看到這些領袖們鮮為人知的生活畫面,也讓我們看到了攝影家的另類觀看視角和平易樸素的圖像姿態(tài)。
在品格方面,侯老這一生雖然歷經(jīng)磨難,但是依舊保持了平和、謙遜,這很難得,特別是她在生病治療的這段時間里,意志一直很堅強,讓人感動。侯老雖已離開了我們,我們更要循著侯老的足跡繼續(xù)前行,將她的攝影精神發(fā)揚光大。
郝遠征:侯老,一路走好
我初識侯老是在一個車間里,那時身形瘦小的她正在挑水,做著圖片社洗照片的工作,后來慢慢地和侯老熟悉了,我也調到了新華社攝影室,侯老卻離休了。但她每次到新華社,都會去我那里坐一坐。侯老知道我是拍領導人肖像的,便常會給我講一些注意事項,拍照心理,讓我受益匪淺。尤其讓我最感動的是,她還曾讓徐老題字鼓勵我。每當想起這些,我都會非常地傷感,在她生前,我能有機會給她拍肖像照,這是我的幸運。祝侯老一路走好。
劉建昌:師生情濃,精神永在
侯波老人離世令我倍感沉痛,自從兒童攝影學校1987年9月1日掛牌開始,侯波和徐肖冰二老就開始結緣于兒童攝影學校和孩子們,并成為學校攝影教育的特邀顧問。學校與老人結下30多年的友情。從花園路到三里屯路程雖遠,老人家與我的師生情卻越來越深。上門求教和匯報,使我在做人教書上受益頗豐。學校的攝影節(jié),老人也會到校分享孩子們的收獲和快樂!我永遠忘不了的是侯波老人每每走進校園,擁抱孩子時都會流淚,為孩子們送上祝福。
時至今日,侯老雖已仙逝,但她老人家的音容笑貌和畢生的作品將繼續(xù)影響著我,在有生之年教書育人。
朱秀英:她給了我勇氣
2010年,我們在五棵松搞活動時,請到了侯老和徐老作為嘉賓,那是我初識二老,從此也與二老結下了不解之緣。作為一個女企業(yè)家,我遇到過很多艱難困苦,是侯老的鼓勵讓我有了堅持下去的勇氣。二老格外留心我的工作,甚至整理了一大摞我做活動的報紙,為我留下了連我自己都疏忽了的工作資料。從她的身上,我學習到了如何做人,如何做一個好人。其實我并沒有上過任何攝影班、攝影學校,但卻從她的身上學到了很多攝影知識。雖然有萬千不舍,但人生總有告別,只愿如母親般的侯老一路走好。
(根據(jù)錄音編輯整理,未經(jīng)本人審閱。攝影:張雙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