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在低處》李好攝影展
開幕日期:2018年5月13日
海在低處
文 / 李好
海與岸的連接點,正是我的先人祖祖輩輩賴以生存的地方。
在童年記憶里,這片海,物產資源豐饒,岸邊的漁村古樸,人文風貌獨特,是粵西一帶水上游民與陸地土著共居共存之地。數(shù)百年來,這里的人們以“耕?!睘樯?,大海,便成了他們賴以生存的“糧倉”。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以前,生活在這片海岸上的漁民,以傳統(tǒng)生產方式捕撈海產維持生計,日子過得殷實,從來不擔心“耕?!眲诙鵁o獲。
近二三十年間,隨著現(xiàn)代文明進程的加速,人們開始恣意妄為、過度捕撈,加上工業(yè)污染,海洋的健康狀況開始急劇惡化;魚群急劇減少,很多魚類瀕臨滅絕,祖祖輩輩賴以生存的大海變得貧瘠。漁民為了走出困境,開始用推土機代替人工拉網,用更大的鐵殼船淘汰小木船,漁網不斷地加長,網眼不斷地變小。可是,對捕撈工具的改造并沒有為漁民帶來長久的富裕,更多的是無助、焦躁和失望。
《海在低處》攝影專題,取材于粵西電白沿海的某段海岸線,以及當?shù)貪O民生產和生活場景。近七年來,我盡可能讓我的鏡頭貼近低處的海和在海上勞作的漁民,貼近他們的內心,也盡可能以見證者的視角記錄下這個銳變過程。
是的,我眼中的海幽暗悲傷,濤聲喑啞。在穹頂之下,它依舊無邊無涯,匍匐于低處,亙古未變地撫慰著大地……
部分展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