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時事聚焦

中國文聯(lián)榮譽委員、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顧問、103歲的香港著名攝影家陳復禮逝世

來源: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網(wǎng) 責編:張雙雙 2018-09-13

2921141940Z_lit.jpg

陳復禮

陳復禮,1916年出生于廣東潮安縣,中國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榮譽委員,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顧問,香港著名攝影家,中國當代最負盛名的風光攝影大家,在中國攝影界與郎靜山、吳印咸并稱為“三老”。他的一生致力于拍攝優(yōu)美的風光照片,可以說是中國沙龍攝影領域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在50余年的藝術生涯中,陳復禮的足跡幾乎遍及中國大江南北,其藝術風格以風光攝影與中國畫寫意的完美結合而著稱。 作品題材廣,風景、人物、靜物等無不涉獵,尤其風景攝影的表現(xiàn)技法獨樹一幟。代表作有《堅毅》、《流浪者》、《搏斗》、《矣乃一聲山水綠》、《朝暉頌》、《千里共嬋娟》等。主要著作有《中國畫意和風景攝影》、《再論中國畫與攝影》、《陳復禮攝影作品集》和《中國風景》。1959年開始在中國、越南、泰國、印度等各地,舉辦過多次個人攝影作品展覽。

2018年9月11日晚,陳復禮先生在香港逝世,享年103歲。

陳復禮部分攝影作品:

搏斗.1967.jpg

搏斗 1967年 陳復禮 攝

不染.1989.jpg

不染 1989年 陳復禮 攝

劍湖煙雨.1950.jpg

劍湖煙雨 1950年 陳復禮 攝

逆流.1994.jpg

逆流 1994年 陳復禮 攝

松濤.1978.jpg

松濤 1978年 陳復禮 攝

長壽.1993.jpg

長壽 1993年 陳復禮 攝

火焰山.1978.jpg

火焰山 1978年 陳復禮 攝

冬夜.1978.jpg

冬夜 1978年 陳復禮 攝

他首創(chuàng)“影畫合璧”攝影風格

巧妙又大膽地讓攝影與繪畫聯(lián)姻

創(chuàng)作出了一幅又一幅具有世界話語的佳作

影子 吳冠中 補畫并題字.jpg

影子 吳冠中 補畫并題字

640.webp.jpg

乘風而去 董壽平 補畫并題字

QQ截圖20180912132700.jpg

雪禽圖 李苦禪補畫并題字

古松 劉海粟 題詩.jpg

古松 劉海粟 題詩

牧歸 吳作人 補畫并題字.jpg

牧歸 吳作人 補畫并題字

火焰山下 黃胄補畫人物及犬.jpg

火焰山下 黃胄補畫人物及犬

探險 華君武 補畫并題字.jpg

探險 華君武 補畫并題字

秋江水冷鴨先知 黃永玉 補畫并題字.jpg

秋江水冷鴨先知 黃永玉 補畫并題字

QQ截圖20180912132649.jpg

松鶴圖 黃永玉 補畫并題字

QQ截圖20180912132722.jpg

陳復禮 攝  韓美林 補畫并題詞

上世紀60年代,陳復禮明確提出“建立起畫意與寫實結合的新風格”,這也是他攝影藝術生涯的基本創(chuàng)作理念。

在風景攝影彰顯中國畫意的基礎上,陳復禮進一步吸收中國傳統(tǒng)繪畫藝術的配套元素,將書法、篆刻、詩歌等以題句、落印的方式融入到照片中,開創(chuàng)了“影畫合璧”的藝術創(chuàng)作形式,通過攝影與繪畫的結合,提升攝影的藝術層次。陳復禮先后與李可染、吳作人、劉海粟、啟功、古元、范曾、黃胄、李苦禪、黃永玉、程十發(fā)等30多位書畫名家合作“影畫合璧”作品,是中國攝影史和中國美術史中一道獨特的風景。

他窮極大半生東奔西走

拍下大量彰顯民族特色的的攝影作品

沒想到卻把當時還是荒涼山溝的

張家界、九寨溝拍火了

640.webp.jpg

1980年 四川 《九寨飛瀑》

640.webp (1).jpg

1981年 湖南 《青巖山》

2006年12月22日,中國攝協(xié)成立50周年紀念大會上,陳復禮與石少華、齊觀山、吳印咸、張印泉、 沙飛、 郎靜山、鄭景康、 姚經(jīng)才、徐肖冰一道被評為“中國攝影大師”。如今斯人均已逝,唯影像永存。

因為早年自己的人生際遇,

他的作品中表現(xiàn)出對勞苦大眾的同情、愛憐和寄望,

也寄托著自己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體悟。

640.webp (2).jpg

1951年 越南《戰(zhàn)爭與和平》

他的代表作之一《戰(zhàn)爭與和平》,以鐵絲網(wǎng)中的鴿子為主角,配以布滿烏云的天空背景。其子陳驚雄說:“這與父親的經(jīng)歷也是緊密相關的。日本侵華戰(zhàn)爭迫使他背井離鄉(xiāng),日本侵入泰國迫使他輾轉越南,在越南又趕上越法之戰(zhàn),與戰(zhàn)爭結下了不解之緣。所以通過鏡頭表現(xiàn)出來的對和平的熱愛尤其強烈?!?/p>

640.webp (3).jpg

1950年 越南《香河朝汲》

640.webp (4).jpg

 1955年 香港《流浪者》 

640.webp (5).jpg

1957年 柬埔寨《血汗》

640.webp (6).jpg

1958年 泰國《喜雨》

640.webp (7).jpg

1962年 黃山《朝暉頌》  

從事攝影70余年來,陳復禮始終執(zhí)著于攝影藝術探索,在頤養(yǎng)天年之際也不忘攝影初心,不斷汲取新的攝影知識,他曾說:“我雖老邁,亦要向小孫子求教怎樣使用數(shù)碼相機”。2011年的香港蘇富比春拍中,他的兩幅作品《喜雨》《朝暉頌》作為中國藝術精品亮相,吸引了海內(nèi)外的關注。時至今日,陳復禮對攝影藝術界的影響也沒有停止發(fā)酵。劉海粟在他作品上題字“復禮攝影,六法留真,千變?nèi)f化,不斷創(chuàng)新”,是對其攝影藝術一生貢獻的概括。

陳復禮的作品,始終飽含著對祖國山河和各民族人民的滿腔熱情,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嚴謹?shù)闹螌W精神,推陳出新,成為廣受人民群眾喜愛的時代影者,享譽中外的“一代宗師”。在陳復禮70余年的攝影歷程中,他不僅創(chuàng)作出了大量優(yōu)秀作品,同時也為推動內(nèi)地與香港攝影界交流和共同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成為內(nèi)地攝影人的良師益友。

深切緬懷陳復禮先生!向大師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