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以“影像:時代·方位”為學術主題的北京國際攝影周2018圓滿收官。攝影周以其專業(yè)性、學術性及權威性,再次得到了專業(yè)攝影人、攝影機構及廣大攝影愛好者的一致好評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
入藏
2018北京國際攝影周立足于新時期的歷史方位,推出了眾多代表當下攝影藝術界一流水準的藝術展覽。中華世紀壇藝術館從展覽藝術水準和影像收藏的角度,收藏了本屆攝影周中三個主題展,分別是:《影像:時代·方位—當代紀實攝影家作品展》、《第一街》、《總把江山入畫圖—世界遺產影像學之皇家園林項目成果展》。由中華世紀壇藝術館執(zhí)行館長冀鵬程向入藏展覽的三位策展人頒發(fā)了收藏證書。
中華世紀壇藝術館執(zhí)行館長冀鵬程向入藏展覽的三位策展人頒發(fā)收藏證書。
作為本屆攝影周的學術主題展,《影像:時代·方位—當代紀實攝影家作品展》以40位紀實攝影家的視角,從人們的日常生活角度來梳理改革開放40年以來的歷史進步,以小見大地展現(xiàn)了國家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以來所取得的成就。 《第一街》是本年度攝影周增進影像藝術互動交流,促進文明互鑒,打造中國與國際攝影文化對話新機制的亮點展覽。北京國際攝影周組委會在2017年與巴西等三個國際攝影周節(jié)建立互推合作基礎上,于2018年進一步拓展了合作模式,創(chuàng)新性的建立了國際周(節(jié))創(chuàng)新合作模式實驗項目“世界第一街”品牌。首次與巴西里約國際攝影節(jié)策劃實施了“中巴第一街”展覽項目,嘗試雙策展人制,并同時在北京的中華世紀壇和巴西里約熱內盧郵局博物館的舉辦展覽,通過圖片展示兩國第一街的百年歷史變遷,展現(xiàn)了兩國風土人情和典型性民族特色?!犊偘呀饺氘媹D—世界遺產影像學之皇家園林項目成果展》是在攝影界享有“學者型攝影家”之稱的周梅生老師所創(chuàng)立的世界遺產影像學這個全新攝影學科的初期實踐成果展示,通過展覽,用影像來呈現(xiàn)、研究和保護世界遺產,在“世界遺產保護”方面進行了開創(chuàng)性的工作。
推介
專題攝影展平臺也是與其他攝影節(jié)展的差異化定位,通過全球范圍征集,將優(yōu)秀的攝影作品以不同的角度策劃、包裝成不同主題的攝影專題展覽,通過北京國際攝影周的平臺,將這些展覽向世界范圍內的機構進行推介,最終在平臺上實現(xiàn)展示、推介、交流、交易。北京國際攝影周組委會從征集的眾多專題推介展中挑選了《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全國主流媒體航拍中國展》、《品·相—十國攝影組織主席作品聯(lián)展》《友誼·和諧·發(fā)展—一帶一路作品展》等10個展覽,后續(xù)將這些展覽向世界范圍內的藝術機構進行推介,最終在平臺上實現(xiàn)展示、推介、交流、交易。
北京國際攝影周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朱洪宇向專題推介展策展代表頒發(fā)證書。
北京國際攝影周首倡“攝影節(jié)中節(jié)”概念,與國內外重要攝影節(jié)的合作,互推展覽、互推攝影師、互推周節(jié)。本屆攝影周繼續(xù)開展了與國外重要攝影周(節(jié))的交流活動,成功推出巴西、法國、意大利、美國等5個國際攝影周節(jié)的展覽及連州、平遙、大理、北鎮(zhèn)、西雙版納5個國內攝影周節(jié)展覽。北京國際攝影周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岳進表示:未來,北京國際攝影周仍將繼續(xù)加強各國攝影節(jié)之間的交流與融合,把北京國際攝影周打造成中國攝影藝術與國際之間展示、交流與借鑒的平臺。
收官
朱洪宇總結本屆攝影周成果。
本屆攝影周圍繞一個學術主題,即影像:時代·方位,策劃了三個學術性展覽。學術主題展《影像:時代·方位—當代紀實攝影家作品展》、國際學術邀請展《展覽的展覽》、多媒體影像學術研討展。以“一帶一路”建設起航五周年、世界聚焦中國改革開放40年成就之際為兩條主線,以影像為載體和傳播媒介,全面展現(xiàn)了改革開放四十年和“一帶一路”建設五年來的成果和成就。以影像截取瞬間,勾勒了大國形象和大國胸懷。同時,本屆攝影周還第一次將影展辦進了社區(qū)、學校和藝術機構,設立了三類分會場。是北京國際攝影周落實“加快構建現(xiàn)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政策,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舉措。發(fā)揮了影像的科普、傳播、教育作用,對于北京國際攝影周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展示與傳播平臺,打造公共文化服務的供給平臺具有重要意義。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全國主流媒體航拍中國展》和《影像:時代·方位—當代紀實攝影家作品展》分別從宏觀視角和日常生活主題出發(fā),濃墨重彩地展現(xiàn)了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的主題,突出了北京國際攝影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展示傳播創(chuàng)新的特點?!队颜x·和諧·發(fā)展—一帶一路作品展》和首次亮相攝影周的《首屆絲路國家青少年攝影競賽獲獎作品成果展》則體現(xiàn)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交流機制協(xié)同的創(chuàng)新和重要示范引領作用。中國巴西共同策劃的《第一街》展覽及10個國內外攝影周節(jié)的展覽則深刻彰顯了國內外雙向交流模式的創(chuàng)新。專題攝影展平臺依托國際國內周節(jié)合作的關系,進一步創(chuàng)新了推廣模式。本年度的多媒體影像學術研討展進一步深化了影像設備機構、藝術設計機構及視頻內容機構共同探討人類、藝術與機構關系的初衷,體現(xiàn)了攝影藝術與科技融合實驗創(chuàng)新。
北京國際攝影周創(chuàng)辦于2013年,每年十月均在以示中國迎接新千年、新世紀的到來而建設的紀念性地標——中華世紀壇為主場的各類公共文化空間舉辦。得益于北京作為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和科技創(chuàng)新中心的區(qū)位優(yōu)勢,攝影周得到了政府、國內外重要攝影周節(jié)、國內外重要攝影機構、文化藝術界專家和廣大社會公眾的支持,秉持全球視野與民族守護,致力于建設四個平臺,即成為國家形象的創(chuàng)新展示傳播平臺、國際攝影周節(jié)的雙向交流推介平臺、攝影藝術與科學技術的融合實驗創(chuàng)新平臺、以專題攝影展為標的的公共文化產品與服務的供給平臺。
攝影作為重要的藝術表現(xiàn)媒介和文化傳播方式,作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作為全人類通用的世界語言,應當也必須承載文化復興使命、文化自信擔當與文化創(chuàng)新責任。北京國際攝影周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朱洪宇代表組委會發(fā)出倡議:“讓我們以攝影為媒介美美與共,以攝影為媒介心心相通,以攝影為媒介為實現(xiàn)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目標貢獻攝影人的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