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展添彩“今日中國”藝術周,中國駐歐盟使團發(fā)出展覽邀請
“中外攝影對著拍”在俄羅斯備受關注
俄羅斯當?shù)貢r間10月31日、11月4日,2018“今日中國”藝術周分別在俄羅斯南部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qū)克拉斯諾達爾市和莫斯科市蓋達爾文化宮開幕。以“中外攝影對著拍”樣式呈現(xiàn)、反映中國改革開放40年發(fā)展變化的“影像中國40年”攝影展亮相展出,備受關注。
10月31日,中國文聯(lián)副主席李前光(右二),俄羅斯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qū)文化部副部長馬克西姆·米哈伊洛維奇·烏薩久克(右四),克拉斯諾達爾國立文化學院院長謝爾蓋·謝爾蓋維奇·津根(右三),中國攝協(xié)駐會副主席鄭更生(右一)參觀影展。謝爾蓋曾在不久前拜訪過西安,通過照片重逢,格外親切。 車萬坤 攝
中國文聯(lián)副主席李前光,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qū)內(nèi)政部主任馬斯卡列娃、文化部副部長馬克西姆·米哈伊洛維奇·烏薩久克,克拉斯諾達爾國立文化學院院長謝爾蓋·謝爾蓋維奇·津根,中國攝協(xié)駐會副主席鄭更生,中國文聯(lián)文藝志愿服務中心主任、中國文藝志愿者協(xié)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廖懇,以及俄羅斯各界代表及當?shù)赜^眾近500人出席活動開幕式。李前光在開幕式上致辭。
“今日中國”藝術周創(chuàng)辦于2004年,是中國文聯(lián)每年在境外推出的展示中國當代文化藝術的綜合性非營利交流活動,已經(jīng)相繼走過加拿大、希臘、澳大利亞、奧地利、日本、埃及、智利、美國等15個國家。本次“今日中國”藝術周由中國文聯(lián)、克拉斯諾達爾國立文化學院主辦,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中國電影博物館、安徽省黃梅戲劇院、北京拉古爾斯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克拉斯諾達爾創(chuàng)作聯(lián)合體——克拉斯諾達爾音樂劇院等承辦。藝術周首次走進友好鄰邦俄羅斯,同時也是當?shù)厥状斡瓉泶笠?guī)模中國藝術團,“今日中國”組織了強大的展演團隊,內(nèi)容包括“影像中國40年”攝影展、黃梅戲經(jīng)典劇目《天仙配》以及表現(xiàn)中國電影發(fā)展的“中國電影113年”圖片展覽等。
中國文聯(lián)副主席李前光接受當?shù)財?shù)家媒體的聯(lián)合采訪。廖懇 攝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攝協(xié)帶到俄羅斯的攝影展作品均選自中國攝協(xié)舉辦的“中外攝影對著拍”活動。展覽采用兩幅作品一一對應的方式呈現(xiàn),即外國攝影師拍攝的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與中國攝影師拍攝的當今中國并置,采用中外、新舊、觀察視角、影像風格等多重對比手法,既體現(xiàn)了世界對中國的認知,又體現(xiàn)了改革開放40年以來中國發(fā)生的巨大變化,展現(xiàn)出東西方攝影家不同的視角和水平。
上世紀70至80年代,瑪格南圖片社攝影師伊芙·阿諾德(Eve Arnold,美國)、馬克·呂布(Marc Riboud,法國)、布魯諾·巴貝(Bruno Barbey,法國)及閻雷(Yann Layma,法國)、阿德里亞諾·馬達羅(Adriano Màdaro,意大利)等數(shù)位外國攝影師來到中國,他們的足跡遍及北京、上海、廣州、開封、洛陽、沈陽、太原、大同、西安、揚州、重慶、成都等地,用他們的有限視角,記錄下社會點滴,留下了樸素影像,從一個側面成就了一個時代的珍貴記憶。
“影像中國40年”攝影展現(xiàn)場,當?shù)赜^眾認真觀展。廖懇 攝
攝影展前人頭攢動,認真觀展的觀眾比比皆是。 車萬坤 攝
40年間,中國不斷深化改革、對外開放,綜合國力增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精神文明建設長足進步。40年后,40位中國攝影師從文獻出發(fā),以當年外國攝影師作品為參照藍本,拍攝當下相同地點、相近場景、相似內(nèi)容的影像,用對比的手法再現(xiàn)客觀世界,重溫往昔,審視當下。
攝影展在克拉斯諾達爾和莫斯科展出期間,得到了當?shù)赜^眾的極大喜愛與高度贊揚,很多觀眾久久駐足于展場內(nèi),仔細觀看每幅照片,認真對照閱讀圖片說明,不少人用手機或相機逐幅拍攝記錄,還有人在中意的照片前合影留念,俄羅斯觀眾的熱烈反應彰顯了影像跨越語言與文化障礙的超強魅力,也反映出中俄兩國友好交往的歷史淵源。
這對中年夫妻看著七八十年代的照片,回憶起自己的童年。車萬坤 攝
一位年逾七旬的老人被一組反映街頭乒乓球運動的照片逗笑了,她說自己從中感受到了幽默,本來到克拉斯諾達爾走親戚,幸運地碰到這個展覽,“這個展覽的照片都很棒,幫助當?shù)赜^眾了解了中國這個陌生的國度”。一對中年夫妻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照片讓他們回憶起自己的童年,因為很多街景跟當年的蘇聯(lián)非常相似,能夠從中感受到兩國間的相融相通,他們不無羨慕地說,今天還是中國發(fā)展得更好!兩位年輕的大學生一邊看展覽一邊交流,他們通過照片找尋自己的關注點,比如環(huán)境,比如文化,雖然有一定差異性,卻因此開闊了眼界??戳苏褂[,他們表示非常希望能去中國旅行,準備第一站定在北京。幾位打扮入時的年輕人看了影展還不過癮,四處打聽這些照片還會通過什么渠道傳播,愛美的他們還問自己的形象會不會出現(xiàn)在中國的媒體上。
從臨市來到克拉斯諾達爾觀展的老奶奶說,這是個很棒的展覽,幫助當?shù)赜^眾了解了中國這個陌生的國度。車萬坤 攝
一對十來歲的姐弟,流連在反映西安城市變化的照片前許久,原來是對“造型奇特”的鼓樓充滿了好奇,拉著媽媽問東問西。關注西安的觀眾還包括克拉斯諾達爾國立文化學院院長謝爾蓋·謝爾蓋維奇·津根,他不久前剛剛拜訪過西安。他評價“影像中國40年”是一個“有意思的展覽”,對沒有去過中國的俄羅斯人來說很重要。影展在題材、地域等方面的覆蓋率寬廣,比如一組表現(xiàn)河南開封小朋友吃涼粉的照片,幾乎相同的場景對比,新照片里的一處細節(jié)——智能手機作為“佐餐用品”體現(xiàn)了百姓日常生活的巨大變化。還有,人們乘坐高鐵動車出行非常普遍,讓觀展人看到了中國社會生活日新月異的面貌……他還對主辦方的專業(yè)策劃組織表示了感謝,希望多多促進兩國交流。攝影展在克拉斯諾達爾音樂劇院展出5天后,會移師克拉斯諾達爾國立文化學院繼續(xù)展出1個月。
中國結掛飾成了觀眾“凹造型”拍照的利器。車萬坤 攝
觀眾在專為影展布置的油紙傘裝置前合影留念。 車萬坤 攝
熱情的俄羅斯觀眾情不自禁地走到專為影展布置的油紙傘裝置前合影留念。 車萬坤 攝
值得一提的是,專為本次影展而布置的背景板與油紙傘裝置成為了展場內(nèi)當仁不讓的熱門拍照點,到場觀眾紛紛“打卡留念”,拍合影、拍視頻,不亦樂乎,高挑秀麗的金發(fā)佳人香袂翩翩,手持油紙傘擺POSE,成為了一道引人注目的風景線,當?shù)囟嗉颐襟w不失時機地拍攝記錄下了這一中西合璧、文化相融的場面。
當?shù)厝罕姛崆榈卦诹粞圆旧蠈懴伦约旱母惺芘c期望。車萬坤 攝
洋溢著“中國風”的克拉斯諾達爾音樂劇院,開幕式當天晚上吸引了千余名觀眾。車萬坤 攝
據(jù)悉,攝影展將在當?shù)爻掷m(xù)展出1個月。中國駐歐盟使團還將邀請該展覽赴歐盟國家展出。
部分展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