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0日,中俄建交70周年——中俄攝影師絲路國家作品聯(lián)展開幕式活動在北京歌華大廈舉行。
開幕儀式
俄羅斯駐華大使館參贊、俄羅斯北京文化中心主任梅利尼科娃,北京國際攝影周組委會策劃委員會總策劃、中國藝術攝影學會副主席王建琪,中俄友好、和平與發(fā)展委員會委員、俄中文化教育科技發(fā)展基金會會長崔姍,光明圖片副總監(jiān)、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副秘書長、北京國際攝影周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季春紅,著名攝影家郭大功,中俄友好協(xié)會理事李多力,北京國際攝影周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岳進,北京國際攝影周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朱明明,北京國際攝影周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朱洪宇,俄中文化教育科技發(fā)展基金會首席顧問任公偉等領導嘉賓出席活動。
開幕式活動由中俄友好和平與發(fā)展委員會、俄羅斯攝影家協(xié)會、中國藝術攝影學會、北京國際攝影周主辦,俄中文化教育科技發(fā)展基金會、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中心、絲路國家青少年國際攝影競賽工委辦公室、北京眾人皆知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承辦。
北京國際攝影周組委會策劃委員會總策劃、中國藝術攝影學會副主席王建琪致辭。
北京國際攝影周組委會策劃委員會總策劃、中國藝術攝影學會副主席王建琪首先允許我代表中國藝術攝影學會、北京國際攝影周向中俄建交70周年-中俄攝影師絲路國家作品聯(lián)展開幕式表示祝賀。他說,中國藝術攝影學會、北京國際攝影周、絲路國家青少年國際攝影競賽與俄羅斯的合作,通過影像藝術的交流,增進了中俄人民的友誼和了解。
俄羅斯聯(lián)邦駐華大使館參贊、北京俄羅斯文化中心主任 梅利尼科娃·奧莉加致辭。
俄羅斯聯(lián)邦駐華大使館參贊、北京俄羅斯文化中心主任梅利尼科娃·奧莉加致辭。她說,舉辦攝影展對增進兩國人民間相互了解具有重要作用,照片是不同文化和不同民族交流的通用語言。這次攝影展的理念賦有相互理解的含義,并拓展了國際合作范圍,本次攝影展已成為良好先例,加深了俄羅斯和中國攝影家們緊密合作交流。
中俄友好、和平與發(fā)展委員會委員、俄中文化教育科技發(fā)展基金會會長崔姍致辭。
中俄友好、和平與發(fā)展委員會委員、俄中文化教育科技發(fā)展基金會會長崔姍在致辭中說,本次攝影展的意義在于拉開了“中俄建交70年”文化交流活動的序幕,以影像傳媒為載體,記錄和展現(xiàn)了兩國人民生活的美好瞬間和長期安居樂業(yè)的精神面貌。
中俄建交70周年——中俄攝影師絲路國家作品聯(lián)展展出由中俄兩國攝影家及俄羅斯青少年攝影家在首屆絲路國家青少年國際攝影競賽獲獎作品共70張,紀念俄中建交70周年和即將到來的2019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在展覽開幕式上,北京國家攝影周組委會、絲路國家青少年國際攝影競賽工作委員會和俄中文化教育科技發(fā)展基金會將簽訂協(xié)議,俄中基金會將作為北京國際攝影周組委會的派出機構,配合北京國際攝影周的俄羅斯及獨聯(lián)體國家的推廣工作,組織協(xié)調展覽,聯(lián)系境外攝影家協(xié)會,組織活動交流等。同時,作為北京國家攝影周重要組成部分的絲路國家青少年國際攝影競賽,也將委托俄中基金會作為在俄羅斯及獨聯(lián)體國家的推廣機構,代為發(fā)放首屆競賽俄羅斯青少年獲獎作者的獎品、獎狀,推廣絲路國家青少年國際攝影競賽的各項活動,推動兩國青少年攝影愛好者的交流,并開展俄羅斯攝影研學線路的共同打造推薦活動。同時,設立北京國家攝影周、絲路國家青少年國際攝影競賽組委會俄羅斯代表處。
俄中文化教育科技發(fā)展基金會秘書長崔凡(左)、北京國際攝影周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朱洪宇(中)、絲路國家青少年國際攝影競賽工委辦公室常務副主任董靚(右)簽約成立北京國際攝影周、絲路國家青少年國際攝影競賽工委會俄羅斯代表處。
北京國際攝影周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岳進向俄中文化教育科技發(fā)展基金會代表轉交俄羅斯獲獎選手的獎狀,并由基金會負責將這些榮譽證書遞送到俄羅斯的青少年攝影獲獎者手中。
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三次峰會時在布宜諾斯艾利斯會見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強調2019是中俄建交70周年,這將是兩國關系發(fā)展的主線,屆時要舉辦隆重熱烈、豐富多彩的慶?;顒?,推動各領域務實合作取得更多實實在在的成果。中俄睦鄰友好關系成為新型大國關系的典范,兩國民間交往也日漸頻繁,中俄建交70周年-中俄攝影師絲路國家作品聯(lián)展開幕式是對兩國元首指示的迅速落實。
作為此次活動的主辦方之一,北京國際攝影周是北京在新時代、新時期,在全球化使世界各國進入更加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時代而推出的以攝影為媒介,將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進行鏈接與交流的大型國際間文化活動。北京國際攝影周又創(chuàng)設了絲路國家青少年國際攝影競賽這個以攝影為媒介搭建世界青少年文化交流的品牌競賽活動,是“一帶一路倡議”從“大寫意”到精謹細膩“工筆畫”的過程中,絲路青少年文化教育領域濃墨重彩的一筆。促進青少年用鏡頭觀察記錄世界,做絲路文化見證者、建設者和傳承者。
出席會議的領導嘉賓合影留念。
以北京國際攝影周、絲路國家青少年國際攝影競賽等平臺,通過攝影這種無國界語言,讓兩國民眾通過影像藝術,提升文化自信,加深交流,將成為推動中國和世界各國民間外交的一種重要方式。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光明日報、旅游衛(wèi)視、光明網(wǎng)、影像中國等媒體也到場見證展覽開幕。
(圖片提供:關紅妍 苗金弟 馮承預)
現(xiàn)場觀眾觀看中俄建交70周年-中俄攝影師絲路國家作品聯(lián)展。
現(xiàn)場觀眾觀看中俄建交70周年-中俄攝影師絲路國家作品聯(lián)展。
現(xiàn)場觀眾觀看中俄建交70周年-中俄攝影師絲路國家作品聯(lián)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