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國攝協(xié)冬奧會攝影小分隊

肖向榮|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一次東方美學的回歸與超越

來源:中國藝術(shù)報 責編:張雙雙 2022-02-09

640.webp (23).jpg

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在北京國家體育場舉行。這是主火炬。新華社記者 楊磊 攝

一次東方美學的回歸與超越

肖向榮

北京師范大學藝術(shù)與傳媒學院院長

2022年立春,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鳥巢”。張藝謀導演作為首位“雙奧”總導演兌現(xiàn)他的承諾,一場空靈、浪漫、唯美的開幕式,彰顯文化之美、藝術(shù)之美、精神之美、科技之美,再次驚艷世界。從地理空間上看,從“北京歡迎你”到“我們北京見”,第一座“雙奧之城”在中國誕生;從心理空間上看,從“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到“一起向未來”,實現(xiàn)了自由放松的創(chuàng)作心態(tài)轉(zhuǎn)換;從故事敘述的類型上看,從“我”想讓世界看見中國,到這次世界看見中國的“我們”,實現(xiàn)了單數(shù)向復數(shù)的視角轉(zhuǎn)換。冬奧倒計時的短視頻主題“不一樣”,內(nèi)涵表達出文化“不一樣”的“各美其美”,又在“沒有一對雪花是相同的”現(xiàn)實中揭示命運共同體的終極指向。從2008年到2022年十四年中,要感謝兩次奧運會,讓我們清晰認識到中國的巨變,看到經(jīng)濟、文化、精神上的大國格局已形成,一種新的文明形態(tài)正在逐漸讓世界所認同。當下的中國,躍升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體,絕對貧困已經(jīng)消除,在科技領(lǐng)域也捷報頻傳,尤其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國制度的優(yōu)越性前所未有地凸顯,這些正是給予這次冬奧會開幕式主創(chuàng)們成功超越、敢于創(chuàng)新的最大底氣。

640.webp (24).jpg

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在北京國家體育場舉行。這是焰火表演。新華社記者 盧燁 攝

越簡約,越困難

開幕式首先凸顯“簡約之美”,殊不知“簡約不簡單”。2008年那場無與倫比的夏季奧運會開幕式,其刻入世界奧運會歷史的記憶不可復刻,全球疫情的不確定性,使得人海戰(zhàn)術(shù)不再可行;同樣在“鳥巢”這個空間里,剛剛過去的2021年百年光輝史詩的宏大敘述也不可復制。諸多困難和不確定因素促使一貫以大場面、濃墨重彩的“張藝謀美學”由“放”變“收”。我們導演行業(yè)中有句話叫做:“雖然不知道要什么,但是必須知道不要什么?!睆囊欢溲┗ǖ墓适轮v起,拒絕了宏大敘事的繁冗,輕裝上陣、放飛想象,無論是開場二十四節(jié)氣倒計時短片中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交織,還是整體將節(jié)目融入儀式之中、實現(xiàn)藝術(shù)與科技的融合,摒棄大歌舞、大場面,回歸于普通人,都踐行了化繁為簡、回歸素樸的東方美學。如果說,2008奧運開幕式是盛唐氣象的豪放之美,那么2022的冬奧開幕式則是“致廣大而盡精微”宋代極簡美學的素樸之風。通過光影變化、點線面的節(jié)制鋪陳、情感與戲劇性的克制表現(xiàn),尤其在世界最大冰面地屏LED的誘惑中,能夠克制光怪陸離的科技炫耀,回歸文化的準確傳遞,回歸東方精神的表達。特別是點火環(huán)節(jié),當火炬插入雪花之中,“極高明而道中庸”的東方哲學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龐德也說過,避開平庸的唯一方式是精確。張藝謀導演團隊正是用最少的筆墨勾勒出最精美、最精確的東方畫卷。

640.webp (25).jpg

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在北京國家體育場舉行。這是開幕式上的“構(gòu)建一朵雪花”環(huán)節(jié)。新華社記者 李紫恒 攝

越柔軟,越有力

開幕式的第二個特征是“柔韌之美”。開場立春的表演以春風小草為意象,回避了具體化的民族符號和傳統(tǒng)文化的標識,而是選擇親近大地、親近草根。想起夏衍先生的《野草》提出的生命之問:“世界上什么東西氣力最大?”是小草的力量,是生命的張力,是代表人民的“草根”力量,是向著陽光、努力生長、向往美好未來的每一個人,這正是“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jié)”冬奧口號最生動的注腳。這次開幕式的節(jié)目處處體現(xiàn)含蓄、內(nèi)斂、包容,尊重每一個生命存在的意義價值,“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貧w自然、敬畏生命,體現(xiàn)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的信念。整個儀式和表演中,看似柔弱的小草,不知名的小號少年,阜平大山里的孩子,和連接全世界參賽國家名字的那支火炬,以柔克剛、以弱勝強,處處映照出中國人如小草一般頑強堅韌的精神之光。正如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所說,人類也必將戰(zhàn)勝疫情、分裂、沖突和猜疑,迎接春天。“有生命力的種子絕不會悲觀和嘆氣,因為有了阻力才有磨練”,也許這是對那些企圖分裂、固守猜疑、傲慢與偏見態(tài)度的最好回應。

640.webp (26).jpg

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在北京國家體育場舉行。這是倒計時表演。新華社記者 陳益宸 攝

越空靈,越綿長

開幕式的第三個特征是“東方之美”。東方之美來自精神之美,如畫畫,西方偏寫實,東方偏寫意,唯美空靈是獨屬于東方美學之浪漫。此次開幕式美學不同于以往開幕式的喧嘩和張揚,不落濃艷俗套。藝術(shù)和科技在國家體育場再次重逢,每一個畫面都投射出美學家溫克爾曼認為的“高貴的單純,靜穆的偉大”。尤其在會歌演唱環(huán)節(jié),剛剛脫貧的大山里的孩子用最單純的聲音,穿越時空去回應來自古希臘的偉大的奧林匹克精神。這個春天,東西方兩個古老民族的精神在“鳥巢”上空重逢,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以“一起向未來”口號的方式在北京再一次宣告,完美詮釋了“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fā)展”的中國主張?!爸袊适?,世界表達”是此次美學上的重大突破,冰立方、冰瀑、實時動態(tài)捕捉、虛擬現(xiàn)實等高科技都和諧統(tǒng)一在空靈唯美的東方意境中,“大道至簡”卻又“條條大道通羅馬”,許多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巧思都體現(xiàn)了張藝謀導演在各種場合提到的“東方美學精神”。最獨特之處就是,開幕式?jīng)]有在傳統(tǒng)意義上的巨大火炬塔熊熊燃燒中結(jié)束,而是選擇“最后一棒火炬就是主火炬”的返璞歸真,這是我們這個古老民族經(jīng)歷多少苦難挫折才磨礪出的東方智慧,這既是“少就是多”當代美學在奧運史上的一次創(chuàng)新,更是全體中國人都懂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那個顛撲不破真理的又一次集體回味,雋永綿長。

640.webp (27).jpg

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在北京國家體育場舉行。這是主火炬。新華社記者 曹燦 攝

這場開幕式是中國的立春與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在時間上的一次邂逅,一朵雪花見證奧運與國運的交響。奧運會、G20峰會、園博會、世界文明大會,一次又一次的國際盛會,中國沒有辜負世界,中國文藝工作者也沒有辜負這個時代,在“用情用力講好中國故事”中一次次超越自我的窠臼,找到文化自信、文化自尊、文化自覺的復興之路,回歸真情、回歸人民、回歸素樸、回歸精神。開幕式與其說是一場精彩絕倫的奧林匹克之夜,不如說是久違的東方美學又重新回到世界舞臺中央的榮耀之夜。經(jīng)濟崛起與文化復興是國家發(fā)展的雙輪驅(qū)動力,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下,中國文藝工作者又一次向全人類貢獻了東方智慧和中國方案,讓世界重新認識新時代的中國精神。立春,一個新的開始,一條中國攜手世界共赴人類美好的康莊大道,正在我們腳下延展。夢在前方,路在腳下,我們一起向未來。

圖片|新華社

制作|史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