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黨的文藝方針政策

文藝觀察|肩負時代使命 弘揚擔當精神

來源:中國藝術報 作者:文新達 責編:張雙雙 2021-01-25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舉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園,一刻都離不開文藝的滋養(yǎng)。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fā)展壯大的豐厚滋養(yǎng);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yōu)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在幾千年歷史長河中,中國人民之所以歷盡磨難而不屈,久經(jīng)考驗而不衰,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培育和發(fā)展了獨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提供了強大精神支撐。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藝,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精神,反映時代是文藝工作者的使命。剛剛過去的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一年來,廣大文藝工作者同心戰(zhàn)“疫”的傾情實踐,生動詮釋了文藝工作者擔當作為的時代內(nèi)涵、時代價值,彰顯了文藝工作者的文化自覺和高尚的精神品質。一場場心手相牽的愛心傳遞,一聲聲跨越云端的深情問候,一幕幕潛心創(chuàng)作的忘我情景,一次次深扎一線的謳歌致敬,他們以自己熟悉和擅長的藝術形式和作品,吹響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筑同心的文藝集結號,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中發(fā)揮了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這些隨時代而行、與時代同頻共振的精神碩果,也終將會被歷史和人民所銘記。立足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的新形勢,我們必須在重大風險挑戰(zhàn)面前更加自覺展現(xiàn)社會擔當。歷史和現(xiàn)實、特別是以藝戰(zhàn)“疫”的偉大實踐一再證明,面對每一個重要歷史關頭和重大歷史事件,文藝工作者從來沒有置身事外,從來沒有缺席缺位,始終與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緊密相連、休戚與共,與黨和人民同心同德、和衷共濟,始終弘揚著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和文化力量。

        時間巨輪,滾滾向前;文化之魂,薪火相傳。2021年是中國共產(chǎn)黨百年華誕。百年征程波瀾壯闊,千秋偉業(yè)任抒懷。立足新時代的歷史坐標,投身文化強國建設的偉大進程,我們必須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中展現(xiàn)歷史擔當,把握全局、把握大勢,與黨同心、與民同心,以更高的站位、寬闊的視野、精準的眼光,自覺肩負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為建設現(xiàn)代化國家、推進民族復興立傳,為新時代的奮斗者、建設者畫像。廣大文藝工作者理應立足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牢牢把握“黨的盛典、人民的節(jié)日”基調(diào)定位,在統(tǒng)一思想、凝聚力量中展現(xiàn)使命擔當,講好中國共產(chǎn)黨治國理政的故事、中國人民奮斗圓夢的故事、中國共產(chǎn)黨和中國人民血肉聯(lián)系的故事,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突出出來、融入進去,讓人民群眾在健康文藝的熏陶中感悟認同主流價值觀,形成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正大氣象。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蔽覀円罅霌P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奮力書寫人民的偉大實踐,記錄時代的進步要求,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迎來新的出發(fā),我們肩負使命任務,定會凝心聚力、砥礪前行,定能不辱使命、不負韶華!

相關鏈接:

文藝觀察 | 聚焦做人的工作 向建成文化強國目標進軍

文藝觀察|深入踐行“三牛”精神 推動文藝更大繁榮

文藝觀察|凝聚奮斗共識 激揚奮進力量

文藝觀察|開局“十四五” 煥發(fā)新氣象

文藝觀察|堅定理論自信 筑牢思想之基

文藝觀察|胸懷兩個大局,推動文藝高質量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