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吊足了攝影人胃口的荷賽多媒體評選正式公布了最終入圍名單,共有6名攝影師的作品從提名推薦的40余件中脫穎而出,包括線性多媒體報道和互動多媒體報道(linear and interactive multimedia)兩大類別各3名。京華時報攝影記者王磊的作品《向上看的人》入圍線性多媒體報道。
這是王磊繼2009年斬獲首屆“楊曉光攝影獎”后又一次獲得重量級多媒體評選殊榮??v覽全部6個入圍作品,本次的荷賽多媒體評選相對于不久前的傳統(tǒng)作品評選,顯得溫情而含蓄了許多,卻同樣不乏視覺影像的強大力量。
《向上看的人》是王磊2010年上半年投入拍攝的一個專題作品,以世界瀕危保護動物海南黑冠長臂猿為線索,圍繞海南一名護林員陳貽懋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工作和生活展開。在陳貽懋每日不知疲倦的看護下,全球僅存的22只海南黑冠長臂猿在這片熱帶雨林中延續(xù)著它們的故事。而陳貽懋那不斷向樹木上看去的身影也在王磊的作品中不斷閃現(xiàn),那是他工作的狀態(tài),也是積極向上精神狀態(tài)的體現(xiàn)。相對于荷賽傳統(tǒng)評選的“重口味”,王磊希望通過娓娓道來的動人作品讓更多人看到這些行將消逝的物種及其保護者們的生存狀態(tài),進而喚起人們對海南黑冠長臂猿保護的關注。王磊表示這次提交的是已經(jīng)做好的作品,沒有壓力,卻有喜悅。而回想當年的“楊曉光攝影獎“,他表示,楊曉光是自己的師長,他制作作品的過程背負了更多精神延續(xù)的責任,壓力很大。對照了解其他入圍作者的作品,王磊認為沒有什么是不可以超越的,很多內(nèi)涵提取和技術上的操作,國內(nèi)的攝影師也有能力做到。
對于王磊入圍荷賽首次設立的多媒體獎項,京華時報圖片總監(jiān)駱永紅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王磊是一個具有極強洞察力和影像表現(xiàn)力的記者,不僅參與過各類重大新聞事件,而且善于在報道事件的過程中,嘗試使用報紙媒體需要以外的各類手法來表現(xiàn)自己的觀察與發(fā)現(xiàn),學習是他身上最大的閃光點。他透露,《向上看的人》由中國國際版權博覽會的攝影基金資助拍攝,作品主題關注瀕危稀有動物的生存以及為著它們的生存而付出努力的人,以平和而非獵奇的手段表述守護者的情感,讓人內(nèi)心觸動。此外,編輯手段上不斷制造出懸念,加上表現(xiàn)手法多元,動態(tài)影像、靜態(tài)照片、3D地圖、示意圖插畫等多元化元素的恰當適時運用,都會為作品受關注起到加分作用。
分析首屆荷賽多媒體評選規(guī)則的制定和執(zhí)行情況,駱永紅認為,這次荷賽多媒體評選的關鍵意義在于規(guī)則問題。而什么樣的作品是多媒體作品?認定與界定也是一個關鍵。一直以來,國內(nèi)外就分為兩個流派。美國達拉斯晨報、英國衛(wèi)報等主張以動態(tài)影像為主要手段,而知名的多媒體公司媒體風暴和大衛(wèi)·克拉克則主張動態(tài)影像加入靜態(tài)照片、示意圖、各種元素集合一體為手段。從目前獲獎作品看,后者的規(guī)則獲得了荷賽認可。
對于此前頗受非議的荷賽多媒體評選推薦制,雖然京華時報成為得實惠者,但駱永紅還是表示,這種做法的好處是可以精品呈現(xiàn),但可能造成更多的遺漏,最終不利于影像多媒體作品多元化發(fā)展。
在線性多媒體報道中,受到評委青睞的還有VII圖片社攝影師斯特凡諾·德·路易吉(Stefano De Luigi)的作品《盲者》(Blanco)。這個不足5分鐘的作品匯集了路易吉耗時4年、走訪16個國家深入挖掘到的視覺障礙者的真實生活。相對于盲者眼前的空白,路易斯賦予這件作品盡可能多的色彩,也反映出了他對這一人群的復雜理解。另一組入圍作品是由來自紐約時報的馬庫斯·耶姆(Marcus Yam)拍攝,南希·唐納森(Nancy Donaldson)、卡特林·霍恩 (Catrin Einhorn )、梅格·洛蘭 (Meaghan Looram)擔任制片的作品《家門前》(The Home Front)。作品講述了當一位身為士兵的單身父親被迫領命前往阿富汗時,他的兩個年幼的兒子不得已被送往親戚家寄宿生活的無奈,細膩的畫面搭配孩子的真情自述更顯動人。
入圍互動多媒體報道類別的則包括:美國北卡羅萊那州的麥克·歐立希(Mike Ehrlich)、杰希·迪爾林(Jessey Dearing)、勞倫·福涅(Lauren Frohne)和艾琳娜·茹(Elena Rue)拍攝制作的《喚醒美國》(Powering the Nation),他們通過將美國能源開采與人口統(tǒng)計結(jié)果相互映照,針對美國嚴苛的環(huán)境問題向人們敲響警鐘,期望用這種方式征集到更多改善這一惡況的好方法。Arte公共電視網(wǎng)的菲利浦·布蘭特(Philippe Brault)、大衛(wèi)·杜弗雷斯內(nèi)(David Dufresne)、亞歷山大·布蘭切特(Alexandre Brachet) 和格雷戈里·斯洛布里治(Gregory Trowbridge)的多媒體作品《監(jiān)獄谷》(Prison Valley),反映的是美國科羅拉多州峽谷城的監(jiān)獄產(chǎn)業(yè)。這個美國中部城市共有13座監(jiān)獄、共計3.6萬名囚犯,從某種意義上說,絕對稱得上是一個新的“惡魔島”。紐約時報攝影記者戴蒙·溫特(Damon Winter)和馬庫斯·耶姆(Marcus Yam)的作品《戰(zhàn)爭之年》(A Year at War)獲得提名顯然更有些意料之中的味道,美國駐阿富汗部隊士兵們的生活再次成為焦點。溫特曾用蘋果手機記錄下這一題材的影像曾獲得之前公布的第68屆POYi報紙類圖片故事三等獎(相關報道見本報2月18日1版《iPhone+軟件:新聞攝影面臨挑戰(zhàn)》)。而耶姆同時入圍線性和互動兩類多媒體報道三甲,可謂是本次多媒體評選的大贏家。
“入圍作品是基于視覺沖擊效果、編輯能力,以及原創(chuàng)性和革新的制作評選而出的”,荷賽主辦方稱,“作品必須包含新聞性的故事情節(jié),并且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靜態(tài)畫面必須占據(jù)主要位置”。多媒體評委會主席卡什進一步表示,“這些作品展現(xiàn)了不斷擴充的地理景觀,凸顯了更加寬泛的技藝和制作方法,代表了多媒體未來發(fā)展的積極趨勢”。
據(jù)悉,在定于5月7日舉辦的本屆荷賽頒獎典禮上,荷賽主辦方將正式宣布多媒體評選各類的一、二、三等獎。頭獎獲得者將分別獲得5000歐元獎金。而根據(jù)此前的相關報道,典禮上還將公布多媒體評選推薦委員會的全體成員名單。目前,6位最終候選人的作品已在荷賽官網(wǎng)www.worldpressphoto.org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