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金山中華文化中心攜手舊金山攝影工作坊,從2月20日至5月4日,在中心藝廊推出名為“回”(Retrived)的3組攝影藏品中美國西海岸的首次展覽。
3組相片涵蓋了個人、家庭和真實生活的肖像,呈現(xiàn)了四海一家和全球語境下個體的集體性回憶。
中華文化中心藝術總監(jiān)陳暢表示,該藝術展取名“回”,顧名思義預示回歸、循環(huán)的意思。用收集的相片講述周而復始、生生不息的生活。3個主題展覽分別是:一本通過家族相冊講述百年香港的史遷;一系列從北京近郊回收站發(fā)現(xiàn)的超過50萬張廢棄的相片;一套在廣州鬧市天橋上,由街頭攝影師拍攝的非洲移民肖像集錦。
3組作品分別由:
藝術家唐景鋒的“女王、主席和我”作品系列,將其家族自1903年在上海的生活相片開始,到香港再輾轉到英國,最后又回到今日的香港,把這些相片按照時間和關連歸納、穿梭,向公眾講述其家族和社會的變遷。
藝術家唐景鋒的“女王、主席和我”作品系列,將其家族自1903年在上海的生活相片開始,到香港再輾轉到英國,最后又回到今日的香港,把這些相片按照時間和關連歸納、穿梭,向公眾講述其家族和社會的變遷。
2009年,蘇文 (Thomas Sauvin) 在北京郊外廢品回收站按公斤收購了海量廢棄相片,細心的他把這些相片排序、數(shù)字編排、規(guī)整,并為這些相片編訂目錄。它揭示了北京居民從1985年至2005年的日常生活變遷和時代發(fā)展軌跡。
來自美國的攝影師葉仁杰(Daniel Traub)推出名為“小北路”的攝影展。這些相片絕大多數(shù)出自兩名街頭攝影師之手,他們在廣州鬧市的一座天橋上,拍攝了大量非洲移民的相片,從中反映出在廣州生活的非洲人的生活和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