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理論評論

【TOP20】簡述一點評選的感受

來源:中國攝影報 責編:王慶松 2015-10-12

      我是第一次見到這么多的攝影作品,要在十來天內(nèi)看明白所有作品,實為不易之事??烧娴靡拖滦膩恚J真仔細從688人的828組作品中先篩選出100組較好些的作品,作為下輪復(fù)選,就更不易了。
      不易還有諸多其它原因。不僅僅是因為這一屆TOP20·中國當代攝影新銳展的參選作品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好,甚至感到許多作品還有很多的相似性,而且投稿作品好像給人以臨時抱佛腳之感的似也不在少數(shù)。
      首先,從時間上看,兩年一屆的間隔讓一些攝影人創(chuàng)作出好照片顯得比較為難。作為評委,不僅要熟悉兩年之內(nèi)攝影師創(chuàng)作的新照片,還要查看前兩屆的獲獎作品,遺憾的是我發(fā)現(xiàn)本屆許多投稿作品與往屆獲獎作品相似。所以,刪除掉類似模仿之作,初選反倒容易一些了。
      其次,本屆拍人物的作品不在少數(shù),但存在真實感受的人物作品個人感覺極少,更多的是些無病呻吟的自殘、自娛自樂的私攝影,再套上一個生硬的觀念。(不知道為什么此次抽象攝影比較少?)如果再去掉這類不明所以的參選作品,選出20名入選展覽的“新銳”好像就容易多了。
      總之,整個評選過程跌宕起伏,以為難時實為易,以為易時實為難。難和易糾結(jié)纏繞,評選過程充滿了矛盾。
      綜上所述,我想未來的TOP20·中國當代攝影新銳展確實首先要加大推委工作量,希望有更多門類攝影作品投稿參評。也就是說,本屆投稿的攝影圈之外的作品參與太少了。所以說,推委的作用非常重要,應(yīng)該請更多藝術(shù)專業(yè)的評論家和策劃人推薦一些攝影作品參選。其次,每年的評委一定要引入不同的專家,這樣可以保證公正平和,不會囿于一定的審美準則。
      再有,我想,如果每位參選者的投稿作品控制在5-10幅之內(nèi),避免以次充好,湊足數(shù)量,這樣比較審慎的參選是對作品的尊重,以及對評委和推委的尊重。如果這三點可以得到改進,我想未來的TOP20·中國當代攝影新銳展會更加精彩、透明和優(yōu)秀。
      唯有這樣,新銳評獎才會真正做到百花齊放,年年推陳出新,保障攝影作為一門藝術(shù)得到健康持續(xù)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