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理論評論

在未來,我們將拍攝一切卻目視無物

來源: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網(wǎng) 責編:OM MALIK 2016-05-25

兩個月前,Google 家的修圖軟件組 Nik Collection 從 149 美元的高價降至免費,引起了攝影圈和科技圈的高度關(guān)注。對于很多攝影愛好者來說,這是 Google 派發(fā)的一大福利,不過這是否還意味著什么?《紐約客》的一篇文章"In the Future, We Will Photograph Everything and Look at Nothing"提出了一個尖銳的觀點:Nik Collection 走向免費化代表的可能是這套軟件的衰落。


在未來,我們將拍攝一切卻目視無物
 
OM MALIK/文
“網(wǎng)紅”貝克漢姆,photo by laineygossip

“今日存在的所有一切,都是為了在一張照片中終結(jié),”蘇珊·桑塔格在她的偉大之作——1977 年出版的《論攝影》中如此寫到。而當我最近看到 Google 將它價值 149 美元的照片編輯軟件組——Google Nik 集合包——供用戶免費下載的時候,我腦海中蹦出的就是桑塔格的這句話。Google Nik 這套照片編輯軟件是很多攝影師的心頭大愛,就像是著名餐廳 Katz’s Deli 的招牌菜五香煙熏牛肉三明治一樣。

2012 年,當 Google 還沒有收購它的時候,這套修圖套裝軟件的價錢是 500 美元。它包含 7 個專業(yè)的軟件,可以和 Adobe Photoshop 或者 Adobe Lightroom 這樣的修圖軟件結(jié)合使用,讓攝影師做出類似于暗房實現(xiàn)的某些照片效果。比如仿制老電影或者膠片的效果,將彩照加工為黑白照。通過這些調(diào)整,那些還好的照片立馬成為杰作??傊?,Nik 就如象棋大師般聰明。說實話,我并不介意在這套軟件上花錢,其他攝影師或者發(fā)燒友也是一樣。所以我在想,為什么 Google 要將它免費提供給大家?

 
我猜,Google 其實是想放棄這套軟件,不過卻希望避免隨之而來的公關(guān)噩夢。還記得 Google 關(guān)停自家 RSS 工具——Google Reader——服務時所遭遇的強烈反對嗎?而 Nik 的忠實粉絲在這方面則有過之而無不及。不過,當將這個軟件供免費使用后,Google 就不僅可以堂而皇之地把它丟在一邊,還能免去大家的反對。這步棋走得一絲不差:Nik 走上膠片攝影的老路——被扔進科技歷史的垃圾桶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Google 將 Nik 免費化)是一個壞消息,因為這意味著這個付費軟件基本(肯定)上不怎么會更新了,”PC World 如此評論道。而 Google 則在官方博客解釋說,公司會“將長期投資聚焦于為移動設備創(chuàng)造了不起的修圖工具”,指的就是 Google Photos——Google 家儲存和分類照片的工具和 Nik 自身的移動 app Snapseed。

Google 令人沮喪的評論反映了科技正在變化的事實。當然,我們都喜歡聽黑膠唱片,但這并不就意味著 Spotify 的流媒體音樂不好。流媒體只是更適合今天這個世界而已。我喜歡紙和筆,但我同樣看到 iPad 和 Apple Pencil 的過人之處。數(shù)碼攝影同樣在經(jīng)歷這樣的轉(zhuǎn)變,而 Google 則非常聰明地作出反應。
一位紐約藝術(shù)家用“Macbook 自拍桿”來表達自己對自拍的態(tài)度,photo by mashable

要理解 Google 這個舉動,我們需要知道我們和攝影的關(guān)系已經(jīng)改變。從膠片相機到數(shù)碼相機再到 iPhone 的攝像頭,拍攝和儲存照片變得越來越容易。今天,我們不假思索地一次次按下快門。大概是兩年前,一家瑞典數(shù)據(jù)庫公司 Neo Technology 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 Peter Neubauer 向我指出,攝影的價值從“攝影師的個人審美變成了 Facebook 和 Instagram 這類網(wǎng)絡服務中一群人的審美。”對于未來,他認為,“真正有價值的創(chuàng)作會以這樣的方式出現(xiàn):人們像塑料一樣拼接照片,提取其中的信息,然后再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把它們呈現(xiàn)出來。”

他的評論是有道理的:我們的社會來到了這么個節(jié)點——我們拍太多的照片,卻花太少的時間回看它們。

 
“攝影的定義也在變化,它越來越成為了一種語言,”Joshua Allen Harris 這樣對我說。他是一位在紐約布魯克林的藝術(shù)家和職業(yè)攝影師。“我們把照片附在推文或者短信后,就像是句子的結(jié)尾一樣。照片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加強了我們之間的溝通。”

從另一方面來看,“攝影這個術(shù)語的含義正在改變,”他說。結(jié)果就是,照片作為記憶記錄者的功能在消散,卻逐漸成為了我們生活中的“書簽”。不過,就算有書簽,在幾個月之后要找到照片,甚至通過它們來回憶起那些值得記住的瞬間都很困難。“罪魁禍首”是 Google,因為在今天我們想知道什么,Google 一下就可以了。而照片走的也是這么一條路。
現(xiàn)在的人們已不滿足于普通的自拍,各種危險自拍由此產(chǎn)生,photo by distractings

如今,全球所有智能手機加起來有 20 億臺。保守估計,我們每人每天向各種網(wǎng)絡平臺上傳兩張左右的照片,也就是說我們?nèi)咳思悠饋硪惶鞎臄z 40 億張照片。而且誰能想象只躺在我們手機里的照片還有多少張呢?

因為我們對拍照的沉迷——特別是自拍文化的興起——要怎么整理這些圖像已經(jīng)超出了人們的能力范圍了。我們的方法是,提高人們手機的性能,讓它們能夠篩選這些照片,分析它們,找出共性,并且推斷出哪些是更重要的。今天,設備已經(jīng)開始學習我們的拍照風格了。
 
Google Photos,這項 Google 花大力氣去做的服務,做的就是這件事——管理讓人抓狂的巨大圖片庫,并且增強它的功能。當你把照片上傳到 Google 云后,計算機程序會幫助你整理它們,移除重復的,找出拍得最好的,給他們加標簽,做一個關(guān)于你假期的相冊,還能做出 GIF 圖讓你分享給別人,輔助功能甚至會幫你修圖。你只需要把一大堆照片扔進去,其余的,就讓機器來做吧。
 
而一旦 Google 擁有越多的照片,就越能使算法得到學習,在創(chuàng)意修改上做得更準確和高效。對于 Google 的數(shù)據(jù)道德,還有它將掌握我所有的生活這事,我是很擔憂的,但我也不能否認,在整理我日益龐大的照片庫上,它表現(xiàn)得非常出色。Facebook 也是如此,它可以根據(jù)時間軸和關(guān)系網(wǎng)來很好地整理我的照片。這是一個自動化也能出色完成工作的時代,價錢合適,還有大規(guī)模的并行計算,數(shù)據(jù)庫利用得越多,深度學習算法就越先進。

帶來這種變化的并不只是技術(shù)上的改進。Google,F(xiàn)acebook 和 Instagram 都在做出反應,適應從電腦到隨時在線的 Chromebook、手機、平臺和其他設備的巨大轉(zhuǎn)變。這些設備本質(zhì)上需要那些能和“云”——而不是任何一臺在桌上的機器——打交道的軟件。

以電腦端為中心的 Nik Collection 的功能和它的濾鏡將要,而且應該放到移動 app 中去,比如 Snapseed 和 VSCO。而就像 Instagram 這些 app 和 iPhone 這樣的設備已經(jīng)能讓我們所有人可以拍出不錯的照片,這些新軟件也應該輕而易舉地讓我們所有的照片變得更好,同時也更容易找到和分享。

業(yè)余者如我,對于照片保存在“云端”,修圖不停歇地在進行的未來感到興奮。但我心中傳統(tǒng)的一面在想,在未來,如果在電腦上修圖像今天的膠片拍攝一樣成為復古潮流,不僅滿足那種懷舊情懷,也試圖從機器身上奪回從我們身上拿走的工作。到那時候,桑塔格又會怎么看待這件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