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攝影書之光圈出版
2014年,光圈出版了近30本書,以下是對光圈這份書單所做的粗略梳理,基本上是一份完全名單,略做了一些分類。選擇光圈不僅因為它向來就是攝影書出版的重鎮(zhèn),也因其具有豐富的樣態(tài):有當代攝影師作品集,還有持續(xù)再版的經(jīng)典攝影作品集,以及文論和攝影專題等。
這個書單或許可以讓我們有更全面地認識:作為照片展示方式之一的攝影書,不只有調(diào)動視覺的照片集,還有作為一種文獻檔案存在的價值。
光圈于1952年由幾位攝影師和作家共同成立,一開始以雜志為依托,攝影師、作家和評論家共同參與其中;在1963年,成為一個非營利性的基金會;如今已成為“圍繞攝影展開的雜志、書籍出版、展覽、教育、獎項的多元平臺”。
光圈從1965年開始計劃攝影圖書出版,從Edward Weston的《Flame of Recognition》開始,至今已出版了超過500本的攝影書籍。(前身應(yīng)該是由光圈雜志發(fā)展而來的攝影師個人作品專題:Monographic)歷史上不少經(jīng)典作品集都出自這里。當然,現(xiàn)在也陸續(xù)出版了不少理論著作和當代攝影師的作品集,以及自編的一系列攝影大師作品集和攝影理論叢書。
這里一直持續(xù)著攝影書的熱度,試圖推動建立一個攝影書的完整體系。2012年,光圈與Paris Photo合作,推出第一本書和年度攝影書等獎項。光圈希望讓更多人認識到攝影書的多面性,它不只是“圖錄”那么簡單,還有圖片編輯、設(shè)計、照片和文字呼應(yīng)、紙張選擇等方面的考慮。
作為一個非營利性的出版機構(gòu),出版資金大都來自政府或基金會資助,也有出書者本人籌款,與其他美術(shù)館、畫廊聯(lián)合出版等。這兩年光圈還嘗試在Kickstarter平臺以眾籌的方式為圖書出版募集資金。
一,文論、書冊
這是著名評論家、詩人、教授David Levi Strauss的一本雜文集,收入他的25篇雜文,探討了攝影媒介的過去,以及作為一種提供證據(jù)和表達良知工具的未來走向,這是他在光圈出的第三本書。文中涉及了后現(xiàn)代問題,如“苦難審美化(Aestheticization of Suffering)”和“政治表達(Politics of Representation)”。書的后半部分還集中分析了新聞攝影和電視新聞圖像。該書被認為是繼杰出攝影評論家Susan Sontag和Jean-Luc Nancy的理論著作之后的開創(chuàng)性攝影文論。
一本攝影實踐啟示錄,書中收錄了世界各地攝影師和攝影專業(yè)人士的307個攝影項目以及其中的思想、軼聞故事等,皆是來自第一人稱的敘述,話語輕松,但全是干貨。
由集作家、策展人和藝術(shù)家等身份的David Campany編著。公路旅行可以說是美國文化的象征符號,它往往代表著自由、冒險、探索和逃避,人們在這旅行的過程中迷失或找回自我。在路上的音樂、電影、小說,以及照片也隨之出現(xiàn)。
《The Open Road 》是第一本專門探討 “公路旅行攝影(The Photographic Road Trip)”的書,書中追溯了美國公路文化,以及穿越美國旅行的攝影師從20世紀至今創(chuàng)作的文本和圖像。
想知道都有哪些公路攝影師嗎?這本書可謂集大成:Robert Frank 的《美國人》,Garry Winogrand的《1964》,Joel Sternfeld的《美國景象》(American Prospects), William Eggleston的《洛斯阿拉莫斯》(Los Alamos),和Alec Soth的《眠于密西西比》(Sleeping by the Mississippi)等。本書幾乎涵蓋了你能想到的、曾在美國各地旅行的知名攝影師,Walker Evans,Henri Cartier-Bresson,Berenice Abbott,Stephen Shore ,Ryan McGinley……
二,系列叢書
The Photography Workshop Series
光圈攝影工作坊系列叢書邀請攝影師提煉并分享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見解,目前出場的是:Alex Webb和夫人Rebecca Norris Webb講街頭攝影,Larry Fink談構(gòu)圖和即興創(chuàng)作,Todd Hido談風景、人體和室內(nèi)場景的拍攝。
Aperture Masters of Photography Series
從1976年以來,“光圈攝影大師”系列叢書不斷介紹攝影歷史里的關(guān)鍵人物,一人一冊。叢書中每一本都包含攝影師最具代表性的42 幅作品、攝影師一張重要的肖像照、知名策展人和史學家對其創(chuàng)作生涯的前言介紹、對作品的挑選和簡要評論。最后還附有攝影師的年表。2014年,光圈新出版兩本:Paul Strand和Dorothea Lange。(這兩本書去年皆由中國攝影出版社引進)
三,眾籌出版
這兩年,光圈在Kickstarter平臺發(fā)現(xiàn)出版攝影書的新途徑——用眾籌的方式出版。2013年光圈把攝影師Richard Renaldi的作品《Touching Strangers》放到這個平臺上,設(shè)定一萬美金的目標,最終獲得885個人的支持,總共籌得八萬多美金。第二年光圈延續(xù)這種方式眾籌 Robin Schwartz的《Amelia and the Animals》,也獲得比預期多一倍的籌款,總共三萬美金。目前兩本書都已經(jīng)順利出版發(fā)行:
《Amelia & The Animals》是攝影師Robin Schwartz出版的第二本關(guān)于女兒Amelia和動物親密關(guān)系的影集,Amelia從三歲開始,大象,駱駝,小馬,老虎,袋鼠,黑猩猩,狗和貓等動物伴隨著她一起成長,如今已經(jīng)15歲,而他們的共處關(guān)系是母親Schwartz十幾年來不變的拍攝主題。
Richard Renaldi:Touching Strangers2007年以來,Richard Renaldi扛著 8*10的大畫幅相機在全美國城鎮(zhèn)的大街小巷穿梭,尋找愿意一起拍攝的互不相識的陌生人,并且他們有某種簡單的身體觸碰。相機記錄了陌生人短暫接觸的關(guān)系,這些關(guān)系可能只在按下快門后就結(jié)束,Renaldi試圖探討在這個多元社會,人們被連接起來的可能性。
四,第一本書
LaToya Ruby Frazier:The Notion of Family
光圈也會和年輕攝影師合作,出版其人生中的第一本攝影書。(當然,他們多少也都已經(jīng)功成名就,各種光環(huán)圍繞著)2014年,光圈和1982年出生的女攝影師LaToya Ruby Frazier合作出版了她的第一本攝影書:《家族的概念》:
Frazier通過對自己家鄉(xiāng)布拉多克(Braddock, Pennsylvania)的影像記錄,為探索美國小城鎮(zhèn)中的種族主義和經(jīng)濟衰退提供一份典型的檔案。Frazier先從她自己的家庭入手,通過祖孫三代的故事(奶奶,媽媽,自己),引出個人的歸屬感和責任感,從而映射出這個社會文化一直存在的種族歧視,以及美國不同時期政治經(jīng)濟政策和社會環(huán)境對家庭的影響。Frazier還讓她的家人,尤其是她的母親參與這個項目,一起制作圖像和收集資料。
五,跨界合作的攝影書
Petrochemical America
《化工美國》由攝影師Richard Misrach和景觀建筑師Kate Orff合作,2012年出版之后頗受好評,光圈又在2014年出版了精巧實惠的平裝版。兩人在路易斯安那州沿著密西西比河從巴頓魯治到新奧爾良大約150英里的地帶展開調(diào)查,這里是化工產(chǎn)業(yè)密集的地方,也是附近民眾口里所謂的“癌癥走廊”——周遭癌癥病患屬于高發(fā),攝影作品+調(diào)查地圖,這本書探討了這一地區(qū)文化、經(jīng)濟生態(tài)的復雜現(xiàn)狀。
This Equals That
由攝影師Jason Fulford 和插畫家 Tamara Shopsin合作,《這個等于那個》是一本針對5歲以上兒童的讀物——但絕對不排斥大人們,尤其是圖片編輯們來觀摩學習。全書有著充滿節(jié)奏感的照片序列,日常生活場景和物件通過不同的組合變得充滿趣味。
六,個人攝影書
東松照明在1950年代末開始拍攝被美軍所占領(lǐng)城市的社會生態(tài)和人,如美國士兵在紅燈區(qū)與日本妓女的狂歡;外國小孩在城市的破敗風景處玩耍;持續(xù)存在的抗議和反文化浪潮。這些照片反映出美國文化和日本文化的相互影響,以及城市暗藏的矛盾和問題。這一系列作品最初叫《占領(lǐng)》,后來東松照明追憶,日本戰(zhàn)敗后,美國占領(lǐng)了日本,并拋給他們口香糖和巧克力,《口香糖和巧克力》更能映射出這些食物對日本小孩的影響和文化滲透。書中還收錄了他在1960年代至1970年代期間寫的文字,包括創(chuàng)作的初衷和那時對社會政治的態(tài)度。這本書也是首次把這一系列的作品全部集納在一起。
馬格南攝影師Larry Towell于2008年至2011年深入到阿富汗,考察和探究戰(zhàn)爭中的各個面向,從軍營到居民住房內(nèi)部,呈現(xiàn)這個國家里的美英士兵、阿富汗平民百姓、城市景觀、休閑、愛好、武器,以及罕見的塔利班的一系列肖像?!禔fghanistan》匯聚了Towell在阿富汗期間的手寫筆記和故事、超過350張照片,自制拼貼畫,收集的物品等。
《Other Rooms》首次全面匯聚了美國藝術(shù)家Jo Ann Callis在上世紀70年代對裸體和性的探索。
計算機科學家Nicholas Negroponte聲稱印刷圖書將有消失的危險,并預測最后一本印刷書籍將在2016年的夏天出現(xiàn),這本書出現(xiàn)的狀況是被放在背包里,帶到地鐵上閱讀。這個論調(diào)讓荷蘭攝影師Reinier Gerritsen因此有了創(chuàng)作《The Last Book》的想法,在紐約地鐵上拍攝了大量看紙質(zhì)書籍的乘客。
這是藝術(shù)家Penelope Umbrico影像項目《Moving Mountains》的最新進展,她用數(shù)字影像研究膠片時代的攝影,搜集各種關(guān)于山脈(似乎是永恒的事物)的照片,用智能手機翻拍、APP進行處理。
此書是《紐約時報周末雜志》圖片總監(jiān)Kathy Ryan在紐約時報大樓辦公室拍攝的小情調(diào),同事、室內(nèi)場景和光都是她感興趣的對象。書中還介紹她如何編輯這本書,以及如何迷上Instagram。意大利建筑師Renzo Piano,紐約時報大樓的建筑師為這本書寫了序言。
這本書里有不少對比和諷喻,一位傳統(tǒng)媒體的圖片編輯用手機拍攝,一個派遣攝影師到世界各地去拍照的圖片編輯,呆在自己辦公室發(fā)掘的溫情瞬間……
《看巴黎》是美國藝術(shù)和商業(yè)攝影師Gail Albert Halaban《我的窗外》系列(2012)的延續(xù),這次她把目光移到巴黎,通過畫面中一個個精心建構(gòu)的場景,試圖探討社會常規(guī)和城市生活方式的緊張關(guān)系,現(xiàn)實和虛幻的模糊界限,城市的冷漠,家庭和生活的親密關(guān)系等。
越南裔美國攝影師An-My Lê幼年時候全家從越南逃到美國,登上美軍的轉(zhuǎn)移飛機隨后在加州定居,這本關(guān)于美國軍事設(shè)施、訓練場景、軍事基地的作品,也因此對攝影師有著獨特的意義。
臺灣攝影師廖健行18歲就來到紐約學習攝影,《New York》試圖突破傳統(tǒng)紀實攝影的界限,用數(shù)小時的多重曝光和合成照片,創(chuàng)作大型情景式攝影作品,以呈現(xiàn)他認為的紐約城市景觀。
《Volume II》書中,荷蘭攝影師Erwin Olaf拓展了他既定的高度精細和風格化的影室彩色圖像,包括一系列從他的雕塑影像裝置中產(chǎn)生的圖像作品《Keyhole》;用碳紙曬印法印制的黑白照片;柏林拍攝的室外景觀照片等。
七,聯(lián)合出版
?Vámonos! Bernard Plossu in México《?Vámonos! Bernard Plossu in México》由光圈 和墨西哥的Televisa 基金會聯(lián)合出版。書中匯集了法國攝影師Bernard Plossu在十幾年期間拍攝的墨西哥的人、風景和它不斷變遷的文化。Plossu四次來到墨西哥旅行,在1965-1966兩年時間的停留之后,又在 1970年、1974年和1981年返回這里,作品中常常表現(xiàn)出異域情調(diào)的流浪者氣質(zhì)。書中收錄其300多張照片,還有法國知名圖片編輯Claude Nori為其撰寫的文章。
Stephen Shore:Survey西班牙的MAPFRE基金會在2014年對Stephen Shore做了大型回顧展,匯聚了Shore在1969年至2013年在美國拍攝的超過250張照片,如《Amarillo》,《New York City》,《American Surfaces》和《Uncommon Places》 。光圈和MAPFRE聯(lián)合出版了這本隨展圖書。
八,經(jīng)典再版
這一年光圈還再版了三本經(jīng)典攝影書,其中兩本是光圈早年出版的寇德卡的《流放》和莎莉曼的《親密家庭》,另一本是再版了企鵝出版社的丹尼里昂的《摩托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