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g.cpanet.org.cn/uploads/allimg/140426/7-140426133116.jpg)
由柯達伊士曼公司特制的“影像的力量”勛章 張雙雙 攝影
4月25日,“影像的力量”國際攝影活動開幕式暨頒獎典禮在福海文博園舉行,20位優(yōu)秀攝影師將在這里接受“影像的力量”勛章,以表彰他們在攝影領域所取得的成就。秦玉海成為唯一一位獲頒此榮譽的中國攝影師。
燭光燈+晚宴,頒獎盛典+舞蹈表演,超大屏幕作品展示+超炫音效,絢麗燈光+天公作美的蒙蒙細雨……給這場頒獎典禮披上了高大上的外衣。這里匯聚了攝影人的智慧,這里將給予攝影人應有的榮譽。
本次活動由中國公共關系協(xié)會、喬治•伊斯曼之家(美國喬治•伊斯曼國際攝影和電影博物館)、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北京市公園綠地協(xié)會主辦,北京福海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Kodak Alaris全力承辦,騰訊圖片全程報道。頒獎典禮的舉辦拉開了本次影像盛宴的帷幕,參加活動的各界人士在這個美妙的夜晚感受了影像的力量,見證了攝影師被授予榮譽的莊嚴時刻。
中華文化促進會主席高占祥,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副局長李玉光,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呂章申,中國公共關系協(xié)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大平,美國喬治•伊斯曼國際攝影和電影博物館公共事務部主任伊莉莎•科茲勒烏斯奇等出席頒獎典禮。攝影師與頒獎嘉賓的互動幽默風趣,現(xiàn)場不時響起一陣陣掌聲。
本次活動采用藝術委員會制,成員包括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主席、分黨組書記王瑤和喬治•伊斯曼國際攝影和電影博物館館長布魯斯•巴恩斯、洛杉磯設計學院攝影及影像藝術中心主席丹尼斯•基利、意大利米蘭當代美術館館長伊麗莎貝塔•加拉索、湯森路透通訊社全球攝影總監(jiān)萊因哈德•克勞斯、美國薩凡納藝術與設計學院美術學院院長維托里奧•斯托拉奧、原意大利電影攝影協(xié)會主席史蒂夫•布利斯。
作為藝術委員會的唯一中方代表,王瑤在頒獎典禮上感謝獲獎者為攝影所做的努力并對其表示祝賀。她說,雖然大家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民族,風格流派不盡相同,但大家的責任、熱情和愛,以及對攝影的執(zhí)著追求是相同的。
王瑤表示,“影像的力量”國際攝影活動的成功舉辦,足以證明中國經(jīng)濟和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本次活動正在為全球攝影師搭建一個新舞臺,建立一種新的評價攝影的角度。在世界攝影史上,每一位大師都是一個里程碑,希望更多的攝影新人沿著大師們的足跡,用影像在人類追求光明、實現(xiàn)夢想的道路上帶來更多驚喜和感動。
影展匯聚了阿爾特•史崔柏、阿爾特•沃爾夫、埃迪•索羅威、埃里克•梅奧拉、弗雷德里克•拉格朗日、蓋德•路德維希、喬斯林•貝恩•霍格、約翰•塞克斯頓、喬伊斯•坦尼森、勞倫•格林菲爾德、馬修•喬丹•史密斯、邁克爾•闊爾斯、納達•坎德、裴•博內(nèi)特、彼得•格特曼、秦玉海、羅曼•羅蘭、史蒂夫•麥柯瑞、西爾維婭•普拉琪、閻雷20位攝影大師的200余幅攝影作品,他們中的11位獲獎者來到北京參加頒獎禮,從頒獎嘉賓手中接過了象征榮譽的“影像的力量”勛章。這些攝影師來自美國、英國、法國、德國、西班牙、匈牙利、波蘭、以色列、中國等國。
![](http://g.cpanet.org.cn/uploads/allimg/140426/7-140426133121.jpg)
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主席、分黨組書記王瑤為攝影師西爾維婭·普拉琪頒發(fā)勛章 。在西爾維婭女士身邊的是她的兒子,奧斯卡影帝、《鋼琴師》的男主角布羅迪。
![](http://g.cpanet.org.cn/uploads/allimg/140426/7-140426133120.jpg)
喬治伊斯曼博物館代表為中國攝影師秦玉海頒發(fā)勛章
![](http://g.cpanet.org.cn/uploads/allimg/140426/7-140426133119.jpg)
攝影師在燈光和鮮花的簇擁下走向領獎臺#p#副標題#e#
“影像的力量”國際攝影活動通過展出作品、頒發(fā)獎章、對話交流等多種形式的活動,旨在讓公眾了解攝影師群體,給予他們應有的榮譽。在20位獲獎者中,有三位女攝影師。來自美國的勞倫•格林菲爾德作為第一個上臺領獎的女攝影師成為當晚的“明星”。“每個人都會問到性別差異,事實上我們這一代女攝影師享有更多幸運。”格林菲爾德因為長期關注女性、母親題材而獲獎,她的照片中那些或奔放、或堅強、或自由的女性形象讓人震撼。獲獎攝影師有的關注女性,有的關注艾滋病,有的關注環(huán)保。他們的作品無一例外都對促進世界和平,推動人類文明發(fā)展,讓人類清醒重新認識自己,思考明天有著重要意義。
影像見證并推動了人類文明的發(fā)展,它對歷史、當下以及未來都具有深刻的意義。獲獎攝影師的作品或促進世界和平,推動人類文明發(fā)展;或用藝術的形式,保護一方水土,造福一方人民;抑或讓人類清醒的重新認識自己,思考明天。
![](http://g.cpanet.org.cn/uploads/allimg/140426/7-140426133114.jpg)
活動的策劃者及發(fā)起者,北京福海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曹儉先生致辭
![](http://g.cpanet.org.cn/uploads/allimg/140426/7-140426133115-50.jpg)
柯達公司代表為攝影師埃迪·索羅威頒發(fā)勛章
![](http://g.cpanet.org.cn/uploads/allimg/140426/7-140426133114.jpg)
活動的策劃者及發(fā)起者,北京福海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曹儉先生致辭
![](http://g.cpanet.org.cn/uploads/allimg/140426/7-140426133115-50.jpg)
柯達公司代表為攝影師埃迪·索羅威頒發(fā)勛章
![](http://g.cpanet.org.cn/uploads/allimg/140426/7-140426133117-50.jpg)
來自美國的攝影師勞倫·格林菲爾德在聚光燈的簇擁下走向頒獎舞臺
![](http://g.cpanet.org.cn/uploads/allimg/140426/7-140426133120-50.jpg)
活動現(xiàn)場
本次活動也讓攝影師從幕后走到臺前,接受公眾的掌聲,給予他們應有的榮譽。獲獎者都會被問到如何才能拍出好照片,攝影師馬修·喬丹·史密斯給出的答案是:勇敢、旅行、遇見不同的人。
美國喬治·伊斯曼國際攝影和電影博物館館長布魯斯·巴恩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我們希望能夠與中國進行持續(xù)合作。在中國,有很多人喜愛攝影,中國的攝影界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希望通過作品全球巡展的方式,完成博物館的使命,將最好的作品分享給世界,分享給每一個人。同時,本次活動給了中國廣大熱愛攝影的觀眾一個平臺、一個機會,讓他們了解攝影的巨大力量。”
![大師云集 影像盛宴 “影像的力量”國際攝影活動啟幕](http://g.cpanet.org.cn/uploads/allimg/140426/7-140426133112.jpg)
攝影改變世界--喬治·伊斯曼國際攝影和電影博物館影像收藏展同期開幕
![](http://g.cpanet.org.cn/uploads/allimg/140426/7-140426133128.jpg)
展覽在天壇展出,一位小女孩指著照片上的孩子們,問到:“這些小朋友們怎么都只有一只手?”
為讓廣大攝影人更近距離地接觸攝影名家,“影像的力量”國際攝影展選擇北京天壇作為展覽主場地,4月25日至5月31日期間,參展攝影師將奉上一場古典園林版的光影盛宴,掀起一波享受影像力量的浪潮。![](http://g.cpanet.org.cn/uploads/allimg/140429/9-140429102632.jpg)
![](http://g.cpanet.org.cn/uploads/allimg/140429/9-140429102631.jpg)
柯達之父喬治•伊斯曼的巨幅畫像,由其收藏的作品拼成。這位傳奇的現(xiàn)代攝影之父,出身貧寒,卻致力于攝影事業(yè)的發(fā)展,他發(fā)明的“柯達一號”,改寫了攝影濕片的時代,使攝影走進大眾??赡苡捎趯κ聵I(yè)的過于專注,伊斯曼終身未婚。1932年3月14日,臥病多年的柯達公司創(chuàng)始人喬治•伊斯曼在美國羅徹斯特的家中舉槍自盡。生前其傾其家產(chǎn)做慈善、收藏、博物館等事業(yè)。這位78歲的大眾攝影之父只留下一句遺言:我的工作已經(jīng)完成,還等什么呢?
美國喬治·伊斯曼國際攝影和電影博物館館長布魯斯·巴恩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我們希望能夠與中國進行持續(xù)合作。在中國,有很多人喜愛攝影,中國的攝影界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希望通過作品全球巡展的方式,完成博物館的使命,將最好的作品分享給世界,分享給每一個人。同時,本次活動給了中國廣大熱愛攝影的觀眾一個平臺、一個機會,讓他們了解攝影的巨大力量。”
活動的策劃者及發(fā)起者,北京福海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曹儉先生在致辭時說:“影像見證并推動了人類文明的發(fā)展,是攝影師用鏡頭賦予了影像生命。給攝影師應有的榮譽是我們不變的宗旨,我希望通過活動的舉辦,有更多的人了解攝影,了解攝影師,感受影像的力量。”
根據(jù)組委會的計劃,活動將每兩年舉辦一次,并延續(xù)此標準,由“影像的力量”藝術委員會廣泛征集優(yōu)秀攝影作品,共同推薦產(chǎn)生為影像事業(yè)做出突出貢獻的攝影師,為其頒發(fā)“影像的力量”勛章。
根據(jù)組委會的計劃,活動將每兩年舉辦一次,并延續(xù)此標準,由“影像的力量”藝術委員會廣泛征集優(yōu)秀攝影作品,共同推薦產(chǎn)生為影像事業(yè)做出突出貢獻的攝影師,為其頒發(fā)“影像的力量”勛章。
![大師云集 影像盛宴 “影像的力量”國際攝影活動啟幕](http://g.cpanet.org.cn/uploads/allimg/140426/7-140426133112.jpg)
攝影改變世界--喬治·伊斯曼國際攝影和電影博物館影像收藏展同期開幕
![](http://g.cpanet.org.cn/uploads/allimg/140426/7-140426133128.jpg)
展覽在天壇展出,一位小女孩指著照片上的孩子們,問到:“這些小朋友們怎么都只有一只手?”
為讓廣大攝影人更近距離地接觸攝影名家,“影像的力量”國際攝影展選擇北京天壇作為展覽主場地,4月25日至5月31日期間,參展攝影師將奉上一場古典園林版的光影盛宴,掀起一波享受影像力量的浪潮。
4月26日至27日,主辦方在騰訊演播廳及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校園舉行對話“影像的力量”勛章得主系列活動,通過大眾與攝影師的零距離接觸,搭建影像與觀眾之間的橋梁,傳播“影像的力量”。4月28日,在福海文博園的“影像的保存與數(shù)字化應用”高級研討會,則圍繞底片、照片如何保存,數(shù)字化的專業(yè)標準是什么等話題展開討論。4月28日,主辦方還在福海文博園舉辦“影像之夜”沙龍,來自各國的攝影師齊聚一堂,與攝影愛好者面對面交流,一同感受影像的魅力。5月1日至31日,攝影改變世界——美國喬治•伊斯曼國際攝影和電影博物館影像收藏展及喬治•伊斯曼生平展在福海文博園展出,主辦方精選的近百年來最具影響力的45幅經(jīng)典照片,絕大多數(shù)是首次來到中國展出。
本網(wǎng)采訪了來華授獎的獲獎攝影師,詳見“影像的力量”專題報道。
本網(wǎng)采訪了來華授獎的獲獎攝影師,詳見“影像的力量”專題報道。
![](http://g.cpanet.org.cn/uploads/allimg/140429/9-140429102632.jpg)
![](http://g.cpanet.org.cn/uploads/allimg/140429/9-140429102631.jpg)
柯達之父喬治•伊斯曼的巨幅畫像,由其收藏的作品拼成。這位傳奇的現(xiàn)代攝影之父,出身貧寒,卻致力于攝影事業(yè)的發(fā)展,他發(fā)明的“柯達一號”,改寫了攝影濕片的時代,使攝影走進大眾??赡苡捎趯κ聵I(yè)的過于專注,伊斯曼終身未婚。1932年3月14日,臥病多年的柯達公司創(chuàng)始人喬治•伊斯曼在美國羅徹斯特的家中舉槍自盡。生前其傾其家產(chǎn)做慈善、收藏、博物館等事業(yè)。這位78歲的大眾攝影之父只留下一句遺言:我的工作已經(jīng)完成,還等什么呢?
![](http://g.cpanet.org.cn/uploads/allimg/140426/7-140426133123.jpg)
頒獎盛典在歡快愉悅的氛圍中結(jié)束。
#p#副標題#e#
![](http://g.cpanet.org.cn/uploads/allimg/140426/7-140426140H8.jpg)
Gerd Ludwig 蓋德 路德維希(德)作品 (照片為翻拍文件)
![](http://g.cpanet.org.cn/uploads/allimg/140426/7-140426140I9.png)
Frederic Lagrange 弗雷德里克 拉格朗日(法)
![](http://g.cpanet.org.cn/uploads/allimg/140426/7-140426140J1.png)
Jocelyn Bain Hogg 喬斯林 貝恩 霍格(英)
![](http://g.cpanet.org.cn/uploads/allimg/140426/7-140426140J6.png)
John Sexton 約翰 塞克斯頓(美國)
![](http://g.cpanet.org.cn/uploads/allimg/140426/7-140426140K0.png)
Joyce Tenneson 喬伊斯 坦尼森(美)
![](http://g.cpanet.org.cn/uploads/allimg/140426/7-140426140K3.png)
Lauren Greenfield 勞倫 格林菲爾德(美)作品
![](http://g.cpanet.org.cn/uploads/allimg/140426/7-140426140K5.png)
Matthew Jordan Smith 馬修 喬丹 史密斯(美)作品#p#副標題#e#
![](http://g.cpanet.org.cn/uploads/allimg/140426/7-140426140K6.png)
Pep Bonet 裴 博內(nèi)特(西班牙)作品
![](http://g.cpanet.org.cn/uploads/allimg/140426/7-140426140K8.png)
Qin Yuhai 秦玉海(中)作品
![](http://g.cpanet.org.cn/uploads/allimg/140426/7-140426140P1.png)
Roman Loranc 羅曼 羅蘭(波蘭)作品
![](http://g.cpanet.org.cn/uploads/allimg/140426/7-140426140P5.png)
Steve McCurry 史蒂夫 麥柯瑞(美)作品
![](http://g.cpanet.org.cn/uploads/allimg/140426/7-140426140P6.png)
Sylvia Plachy 西爾維婭 普拉琪(匈牙利)作品
![](http://g.cpanet.org.cn/uploads/allimg/140426/7-140426140I2.png)
Art Streiber 阿爾特 史崔柏(美)作品
![](http://g.cpanet.org.cn/uploads/allimg/140426/7-140426140I6.png)
Eric Meola 埃里克 梅奧拉(美)作品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