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展覽佳作

1990西部風景——袁學軍、王達軍、王建軍攝影展作品

來源: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網(wǎng) 責編:小A 2015-12-30

1987年9月 西藏類烏齊縣 王達軍 攝

青海青海湖 王達軍 攝

四川甘孜州色達縣 王達軍 攝

西藏當雄縣納木錯 王達軍 攝

西藏工布江達縣 王達軍 攝

西藏拉孜縣 王達軍 攝

西藏拉孜縣 王達軍 攝

四川紅原 王建軍 攝

西藏阿里 王建軍 攝

西藏阿里 王建軍 攝

西藏阿里 王建軍 攝

西藏納木錯 王建軍 攝

西藏納木錯 王建軍 攝

新疆吐魯番 王建軍 攝

袁學軍 攝

四川巴塘 袁學軍 攝

四川紅原 袁學軍 攝

四川米亞羅 袁學軍 攝

四川臥龍 袁學軍 攝

西藏阿里 袁學軍 攝

西藏阿里扎達古格王國遺址 袁學軍 攝

西藏阿里扎達土林 袁學軍 攝

西藏阿里扎達土林 袁學軍 攝

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 袁學軍 攝

查看大圖

1987年9月 西藏類烏齊縣 王達軍 攝

青海青海湖 王達軍 攝

四川甘孜州色達縣 王達軍 攝

西藏當雄縣納木錯 王達軍 攝

西藏工布江達縣 王達軍 攝

西藏拉孜縣 王達軍 攝

西藏拉孜縣 王達軍 攝

四川紅原 王建軍 攝

西藏阿里 王建軍 攝

西藏阿里 王建軍 攝

西藏阿里 王建軍 攝

西藏納木錯 王建軍 攝

西藏納木錯 王建軍 攝

新疆吐魯番 王建軍 攝

袁學軍 攝

四川巴塘 袁學軍 攝

四川紅原 袁學軍 攝

四川米亞羅 袁學軍 攝

四川臥龍 袁學軍 攝

西藏阿里 袁學軍 攝

西藏阿里扎達古格王國遺址 袁學軍 攝

西藏阿里扎達土林 袁學軍 攝

西藏阿里扎達土林 袁學軍 攝

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 袁學軍 攝


主辦:雅昌文化集團、成都國際攝影文化交流協(xié)會
支持: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
承辦:雅昌(深圳)藝術中心、雅昌影像、雅昌藝術網(wǎng)、映藝術中心/映畫廊
策展人:那日松

展期:2016年1月10日 - 2016年1月31日
地址:深圳市南山區(qū)深云路19號雅昌藝術中心

 

由雅昌文化集團和成都國際攝影文化交流協(xié)會聯(lián)合主辦的《1990西部風景——袁學軍、王達軍、王建軍攝影展》將于2016年1月10日在深圳雅昌藝術中心隆重開幕。

本次展覽將展出在中國攝影界被稱為“三軍”的著名攝影家袁學軍、王達軍、王建軍在1990年 拍攝的“西部五萬里”系列中的60幅作品。同時還有四部相關研究的畫冊出版發(fā)行。

二十世紀80年代末至90代初期,同在中國軍隊從事攝影工作的三位川籍攝影家袁學軍、王達軍、王建軍(簡稱“三軍”),堪稱當時的風云人物。1990,在將近一年的時間里,“三軍”自駕國產(chǎn)越野車,行程7萬余公里,深入四川、云南、西藏、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內(nèi)蒙古、陜西等省區(qū)進行攝影采訪和藝術創(chuàng)作,拍攝了一大批當時非常具有“前衛(wèi)”風格的風光攝影作品,這些作品在之后的幾年幾乎包攬了國內(nèi)各項攝影大獎,產(chǎn)生很大影響,并間接引發(fā)了此后十多年間攝影家和攝影愛好者奔赴西藏、新疆等地拍攝西部風光攝影的熱潮。

上世紀90年代末期以后,正是王建軍,以及陳長芬、于云天等風光攝影家的影響和推動,中國的“風光攝影”進入到迅速發(fā)展的時期,由于經(jīng)濟的發(fā)展,攝影器材的進步和更新,以及交通的更為便利,過去很多人跡罕至的風景圣地和難以企及的絕美光線幾乎變得唾手可得。某雜志曾經(jīng)做過調查統(tǒng)計,在中國攝影愛好者中喜歡風光的占到百分之九十的比例。然而,隨著“風光”迅速興起,沒有主題的,艷俗的,仿佛氣象攝影的“風光”開始泛濫,于是,針對風光攝影的非議也隨之而來。于是,近幾年,“風光”成為中國攝影界的一個重要的焦點話題。

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中國很多風光攝影家的藝術探索,使那時的風光攝影具有很強烈的“前衛(wèi)”色彩。然而,為什么后來“前衛(wèi)”不在,中國特色的“風光攝影”最終淪落為毫無文化精神與藝術內(nèi)涵的糖水片?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此次對“三軍”風景攝影的梳理和再編輯、展示,其實就是對 “三軍”這種對中國攝影界來說,非常重要和鮮有的文化現(xiàn)象進行研究與推廣的一次嘗試。對于充滿爭議的中國風光攝影,“三軍”被列為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jié)點,顯然含有其不可取代的歷史意義。重溫“三軍”25年前的經(jīng)典作品,不僅僅只是作為其輝煌歷史的回顧和紀念,更是希望通過回望過去,來審視當下的中國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