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徐肖冰杯"中國紀(jì)實攝影展:《生活的滋味》浦峰作品
來源: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網(wǎng)
作者:浦峰
責(zé)編:彥希
2017-01-23
2006年2月13日,北京,一名園林工人在修剪樹枝。
2007年2月6日,北京,一名工人推著板車走過一個樓盤宣傳畫。
2009年11月12日,北京,一名男子頂著皮包在雪中行走。
2010年4月1日,北京,被吊起的飛機。
2010年6月23日,江西撫州,一名村民在洪水中營求一頭幸免于難的豬。
2010年11月19日,北京,一位“米老鼠”小商販在霧霾中等候游客合影。
2011年05月07日,北京,被鎖在后備箱的“驚恐男子”。
2012年05月13日,北京,投籃。
2013年06月10日,北京,市民走過詭異的“恐龍世界”。
2013年6月14日,北京大學(xué),兩名策劃裸奔跳未名湖的男子被提前收到消息的保安攔截住。
2014年04月07日,北京,惱人的楊絮。
2014年7月25日,北京,兩名協(xié)管員在查處一輛違章車輛。
2014年12月24日,北京,平安夜,煙囪的“心”。
2015年01月05日,北京,夜踢。
2015年1月11日,北京,一位男孩戴著自制的頭盔拿著羽毛球拍走在街上。
2015年3月11日,北京,專業(yè)打假二十年的“王?!?,每次見媒體都會換上墨鏡。
2015年4月7日,北京,四名房屋中介的職員坐在地鐵口休息,后背貼著中介廣告。
2015年05月23日,北京,燕子的眼睛。
2015年7月8日,北京,公園內(nèi)搞活動的一名女演員后背被咬了一個蚊子包。
2015年9月10日,北京,鐵網(wǎng)上的小人在追趕一架飛機。
2015年12月16日,北京,陳魯豫和韓紅出席一場發(fā)布會。
2015年12月24日,北京,霧霾中的佛像。
2016年1月29日,臺灣,巨大的關(guān)公雕像在樓房后露出了它的紅臉。
2016年5月31日,北京,一輛私家車后座放著兩個鬼面具。
查看大圖
2006年2月13日,北京,一名園林工人在修剪樹枝。
2007年2月6日,北京,一名工人推著板車走過一個樓盤宣傳畫。
2009年11月12日,北京,一名男子頂著皮包在雪中行走。
2010年4月1日,北京,被吊起的飛機。
2010年6月23日,江西撫州,一名村民在洪水中營求一頭幸免于難的豬。
2010年11月19日,北京,一位“米老鼠”小商販在霧霾中等候游客合影。
2011年05月07日,北京,被鎖在后備箱的“驚恐男子”。
2012年05月13日,北京,投籃。
2013年06月10日,北京,市民走過詭異的“恐龍世界”。
2013年6月14日,北京大學(xué),兩名策劃裸奔跳未名湖的男子被提前收到消息的保安攔截住。
2014年04月07日,北京,惱人的楊絮。
2014年7月25日,北京,兩名協(xié)管員在查處一輛違章車輛。
2014年12月24日,北京,平安夜,煙囪的“心”。
2015年01月05日,北京,夜踢。
2015年1月11日,北京,一位男孩戴著自制的頭盔拿著羽毛球拍走在街上。
2015年3月11日,北京,專業(yè)打假二十年的“王?!?,每次見媒體都會換上墨鏡。
2015年4月7日,北京,四名房屋中介的職員坐在地鐵口休息,后背貼著中介廣告。
2015年05月23日,北京,燕子的眼睛。
2015年7月8日,北京,公園內(nèi)搞活動的一名女演員后背被咬了一個蚊子包。
2015年9月10日,北京,鐵網(wǎng)上的小人在追趕一架飛機。
2015年12月16日,北京,陳魯豫和韓紅出席一場發(fā)布會。
2015年12月24日,北京,霧霾中的佛像。
2016年1月29日,臺灣,巨大的關(guān)公雕像在樓房后露出了它的紅臉。
2016年5月31日,北京,一輛私家車后座放著兩個鬼面具。
平凡的生活,總有一些場景會讓人莞爾一笑。有的是你看見的,有的是你忽視的。我喜歡在身邊尋找生活的意義。
評委評語:
見過浦峰的人,很難把他的照片和本人對上號。他拙于言辭,與他的照片表現(xiàn)出的幽默和詼諧判若兩人。錢鐘書說:“一個真有幽默的人別有會心,欣然獨笑,冷然微笑,替沉悶的人生透一口氣?!?/p>
幽默不只是嘴皮上的那點本事,而是生活的大智慧、高境界。能發(fā)現(xiàn)和捕捉到那些不期而遇的有趣瞬間,對攝影者來說,既是一種態(tài)度,也是一種能力。攝影當(dāng)然是看到才能拍到,也許這些場景都曾在你我面前出現(xiàn),而只有那些心有靈犀的人才能看到。(劉宇)
//=$row['title'] ?>//=$row['thumb']?>//=$row['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