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佳作欣賞

《紋》張杰作品

來源: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網(wǎng) 責編:小A 2017-12-04

【個人檔案記錄信息】 黎族文身老人——哈方言 2008年9月30日下午,樂東黎族自治縣抱由鎮(zhèn)抱由村委會昂什村,黎族哈方言,文彎軍老人,1930年出生于樂東黎族自治縣抱由鎮(zhèn)多建村。紋身部位:臉紋、頸紋、手紋。老人表示,紋身到胸部、腹部等,是根據(jù)當?shù)匦帐喜煌y。文彎軍臉上下巴部位的圖案為灶臺旁邊放碗的用具,表示希望經(jīng)常有飯吃。老人表示紋身主要還是為了防日軍抓去當慰安婦。 文彎軍父親文阿伯,原住地樂東抱由多建村;母親馬色開,原住地樂東抱由多建村。 文彎軍13歲時由文身師她的姑姑以30元為酬,在上午8點到12點一次紋完,沒有任何儀式。 文彎軍18歲結婚,與丈夫周育高生有4男5女,從樂東抱由多建村嫁到昂什村。正與2歲半的外孫女周柯杰在一起。

【個人檔案記錄信息】黎族文身老人——哈方言 2008年10月1日上午,樂東黎族自治縣抱由鎮(zhèn)抱由村委會多建村,黎族哈方言,陳清花,1938年生于抱由鎮(zhèn)向陽村,紋身部位:臉紋、手紋。紋身原因:不紋身死后得不到祖先承認。 父親陳阿七,原住地向陽村;母親不記得。7歲時候由文身師文明(朋友的母親)免費紋身,在上午9點到10點一個小時紋完,不搞任何儀式。21歲結婚,與丈夫文亞苗生2男6女,從多建村嫁到本村。

【個人檔案記錄信息】黎族文身老人——哈方言 2009年8月13日上午,在海南省三亞市崖城水南村委會高山村,黎族哈方言正港土語,60歲的吳文姣,1949年出生于樂東黎族自治縣大安鄉(xiāng)昂外村,15歲開始紋身,紋身部位:臉部、手部。家有9兄弟姐妹(五男四女),25歲出嫁,父母包辦婚姻,生6個孩子(兩男四女),現(xiàn)在和小兒子一起生活,身體狀況良好,略懂點草醫(yī)。

【個人檔案記錄信息】黎族文身老人——哈方言

【個人檔案記錄信息】黎族文身老人——哈方言

【個人檔案記錄信息】黎族文身老人——哈方言 2009年8月14日,在樂東黎族自治縣志仲鎮(zhèn)夏口村,黎族哈方言志強土語。

【個人檔案記錄信息】黎族文身老人——哈方言 2009年8月14日,在樂東黎族自治縣志仲鎮(zhèn)夏口村,陳亞祝,黎族哈方言志強土語,1950年出生在志仲鎮(zhèn)志強陳考村,嫁到志仲鎮(zhèn)夏口村。有6個兄弟姐妹,三男三女。紋身部位:臉紋(下巴)。紋身原因:怕死后祖先不認,紋臉報酬方式:給文身師送一把棉花或三片麻繩,12歲時開始紋臉,20歲父母包辦婚姻,生三男四女,現(xiàn)在和兒子一起吃住。

【個人檔案記錄信息】黎族文身老人——美孚方言 2008年10月16日,東方市江邊鄉(xiāng)白查村,黎族美孚方言,符亞安,1944年生于東方市江邊鄉(xiāng)那文村,紋身部位:臉紋、頸紋、胸紋、手紋、腿紋、腳紋。 父母去世(根據(jù)當?shù)亓曀?,去世后不提姓名),原住地在東方市江邊鄉(xiāng)那文村。3、4歲時由文身師(母親,去世,姓名不提)免費紋身,選擇在夏天花費3天紋完,沒有任何儀式。 16歲結婚,與丈夫符陳力生1男3女,從東方市江邊鄉(xiāng)那文村嫁到東方市江邊鄉(xiāng)白查村。

【個人檔案記錄信息】黎族文身老人——美孚方言 2008年10月16日,東方市江邊鄉(xiāng)江邊村委會江邊老村,黎族美孚方言,符亞衛(wèi),1941年生于東方市大田鎮(zhèn)報英村,紋身部位:臉紋、頸紋、胸紋、手紋、腳紋(至膝蓋處)。 父母(去世,姓名不能提)原住地均在東方市大田鎮(zhèn)報英村。16歲時由文身師(村里人,去世,姓名不詳)免費紋身,選擇在中午花費6天多紋完,沒有任何儀式。 結婚年齡不詳,與丈夫(符亞該)生2男4女,從東方市大田鎮(zhèn)報英村嫁到東方市江邊鄉(xiāng)江邊村委會江邊老村。

【個人檔案記錄信息】黎族文身老人——美孚方言 2008年10月17日,東方市江邊鄉(xiāng)白查村,黎族美孚方言,符顏弟,1926年出生,出生地忘記。紋身部位:臉紋、頸紋、胸紋、手紋、腳紋。 7、8歲時由文身師(村里人)免費紋身,無任何儀式。丈夫去世,結婚年齡不詳,生2男。父母親去世,名字不詳,原住地不詳。

【個人檔案記錄信息】黎族文身老人——美孚方言 2008年10月17日,東方市江邊鄉(xiāng)布溫村委會布溫村,黎族美孚方言,紋身婦女合影。

【個人檔案記錄信息】黎族文身老人——美孚方言 2008年10月17日,東方市江邊鄉(xiāng)布溫村委會布溫村,黎族美孚方言,符亞七,1939年出生于江邊鄉(xiāng)布溫村。紋身部位:臉紋、頸紋、胸紋、手紋、腳紋。父母親去世,姓名不詳,原住地均在江邊鄉(xiāng)布溫村。 15歲時由文身師(媽媽)免費紋身,在冬天分5天紋完,無任何儀式。20歲結婚,與丈夫(符亞道)生0男1女,從東方市江邊鄉(xiāng)江邊村嫁到東方市江邊鄉(xiāng)布溫村。

【個人檔案記錄信息】黎族文身老人————杞方言 2008年10月18日中午,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加茂鎮(zhèn)界水村委會什母村,黎族杞方言,王玉親,1929年9月30日生于五指山市毛陽鎮(zhèn)毛戰(zhàn)村委會新村。紋身部位:臉紋。父母去世,姓名不便說,原住地五指山市毛陽鎮(zhèn)毛戰(zhàn)村委會新村。 11、12歲時由文身師(媽媽)免費紋臉,在夏天的時候分兩次紋完,無任何儀式。結婚年齡不詳,與丈夫王仁香生1男2女,從五指山市毛陽鎮(zhèn)毛戰(zhàn)村委會新村嫁到毛陽鎮(zhèn)尖坡村,后遷到保亭縣加茂真界水村委會什母村。

【個人檔案記錄信息】黎族文身老人————杞方言 2008年10月18日中午,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保城鎮(zhèn)抄抗村委會什親抄村,黎族杞方言,黃月瓊,1948年生于五指山市毛陽鎮(zhèn)通連村。紋身部位:臉紋。父母去世,姓名不便說,原住地五指山市毛陽鎮(zhèn)通連村。紋臉原因:小時候很多人紋,父母要求紋,不紋死后祖宗不認。 12歲時由文身師(不詳)免費紋臉,在冬天的時候一天紋完,無任何儀式。17歲結婚,與丈夫符文祥沒有生育兒女,從五指山市毛陽鎮(zhèn)通連村嫁到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保城鎮(zhèn)抄抗村委會什親抄村。

【個人檔案記錄信息】黎族文身老人——潤方言 2007年9月4日,保亭檳榔園,來自白沙的86歲紋臉黎族老人符小花。

【個人檔案記錄信息】黎族文身老人——潤方言 2008年10月9日,在白沙黎族自治縣牙叉鎮(zhèn)白沙村委會什坡階村,黎族潤方言區(qū),符小榮,1929年生于白沙黎族自治縣牙叉鎮(zhèn)白沙村委會什坡階村。父親符進敏,原住地白沙黎族自治縣牙叉鎮(zhèn)白沙村委會什坡階村;母親符桂枝,原住白沙黎族自治縣牙叉鎮(zhèn)白沙村委會什坡階村。紋身部位:臉紋、頸紋、胸紋、背紋、手紋。紋身原因:好找老公,不紋沒人要,才能得到祖宗承認。 兩三歲時由文身師黃阿聰免費紋身,從早上到晚上一次紋完,沒有任何儀式。20歲結婚,與丈夫符阿明生3男3女,從白沙黎族自治縣牙叉鎮(zhèn)白沙村委會什坡階村嫁到白沙縣牙叉鎮(zhèn)什坡階村。

【個人檔案記錄信息】黎族文身老人——潤方言 2008年10月9日,在白沙黎族自治縣牙叉鎮(zhèn)白沙村委會什坡階村,黎族潤方言區(qū),符亞魯,1936年生于白沙縣南開鄉(xiāng)莫好村。父親符亞全,原住地南開鄉(xiāng)莫好村;母親符亞命,原住地南開鄉(xiāng)莫好村。紋身部位:臉紋、頸紋、胸紋、背紋、腳紋。 17歲時由文身師阿en(音)免費紋身,在農(nóng)歷四月分三次紋完,沒有任何儀式。19歲結婚,與丈夫符亞榮生3男4女,從白沙縣南開鄉(xiāng)莫好村嫁到白沙縣牙叉鎮(zhèn)什坡階村。

【個人檔案記錄信息】黎族文身老人——潤方言 2008年10月9日,在白沙黎族自治縣牙叉鎮(zhèn)白沙村委會什坡階村,黎族潤方言區(qū),符彩蓮,1921年生于白沙黎族自治縣牙叉鎮(zhèn)道阜村。父親符亞富,母親符亞伍,原住地都在白沙黎族自治縣牙叉鎮(zhèn)道阜村。紋身部位:臉紋、頸紋、胸紋、背紋、腿紋、腳紋。紋身原因:好找老公,不紋沒人要,才能得到祖宗承認,腿紋剛好到黎族筒裙的地方。 15歲時由文身師不詳免費紋身,分四次紋完,沒有任何儀式。25歲結婚,與丈夫符阿妙生2女無男,從白沙黎族自治縣牙叉鎮(zhèn)道阜村嫁到白沙縣牙叉鎮(zhèn)什坡階村。

【個人檔案記錄信息】黎族文身老人——潤方言 2008年10月11日,白沙黎族自治縣元門鄉(xiāng)向民村委會老村,黎族潤方言,符亞更(拍攝時:因病在家里的床上),1918年生于元門鄉(xiāng)向民村委會老村。紋身部位:臉紋、頸紋、胸紋、背紋、腿紋、腳紋。紋身原因:逃避國民黨、日軍的抓捕。 父母去世,姓名不詳,原住地元門鄉(xiāng)向民村委會。 16歲時由文身師阿二免費紋身,選擇在中午開始分5天5次紋完,沒有任何儀式。20歲結婚,與丈夫亞dia(音)2男1女,從白沙縣元門鄉(xiāng)向民村嫁到元門鄉(xiāng)向民村。

【個人檔案記錄信息】黎族文身老人——潤方言 2008年10月12日,白沙黎族自治縣元門鄉(xiāng)翁村四隊,黎族潤方言(杞?待考證),符波任,1927年生于白沙縣元門鄉(xiāng)向民村二隊。紋身部位:臉紋、頸紋、胸紋、背紋。紋身原因:躲避戰(zhàn)亂,年輕時候為躲戰(zhàn)亂基本在山里度過,在山上靠野果為生、由父母送飯吃,在山里紋身。 父母死亡,姓名不詳,原住地均在白沙縣元門鄉(xiāng)向民村二隊。 12歲時由文身師(同村村民,名字不詳)免費紋身,在中午開始,利用一天紋完,沒有任何儀式。17歲結婚,與丈夫(已過世,姓名不便說)生2男5女(當年共生了11個子女,在山里很艱辛地養(yǎng)育,最后只存活7個),從白沙縣元門鄉(xiāng)向民村二隊嫁到白沙縣元門鄉(xiāng)翁村四隊。

【個人檔案記錄信息】黎族文身老人——潤方言 2008年10月14日,白沙黎族自治縣牙叉鎮(zhèn)橋南居委會牙利新村,黎族潤方言,符亞妮,1928年出生在牙叉鎮(zhèn)橋南居委會牙利新村。紋身部位:臉紋、胸紋、頸紋、背紋、手紋(手指部位)、腿紋、腳紋。紋身原因:擔心被抓去賣。 父母親去世,姓名不詳,原住地均為白沙縣牙叉鎮(zhèn)橋南居委會牙利新村。 15歲時由文身師(鄰居、不詳)免費紋身,在冬天的時候分五六天紋完,無任何儀式。 17歲結婚,與丈夫符元佑(軍人,戰(zhàn)死)無子女,從白沙縣牙叉鎮(zhèn)橋南居委會牙利新村嫁到白沙縣牙叉鎮(zhèn)橋南居委會牙利新村。 備注:符亞妮,20多歲時,丈夫戰(zhàn)死,開始守寡,沒有再改嫁。目前是村里窮困潦倒的五保戶,居住在部隊原來的平房,一個人孤苦伶仃,環(huán)境陰暗潮濕,十分悲慘。我們到訪的時候,恰逢大雨,老人的家門用繩子將一條條竹子封著,因為她說有村里的小孩偷她的母雞和雞蛋。拍攝時,老人的左手無名指上還戴著一枚結婚戒指,足見她對丈夫的癡情不改。

【個人檔案記錄信息】黎族文身老人——潤方言 2008年10月14日,白沙黎族自治縣牙叉鎮(zhèn)橋南居委會牙利新村,黎族潤方言,符亞妮,1928年出生在牙叉鎮(zhèn)橋南居委會牙利新村。紋身部位:臉紋、胸紋、頸紋、背紋、手紋(手指部位)、腿紋、腳紋。紋身原因:擔心被抓去賣。 父母親去世,姓名不詳,原住地均為白沙縣牙叉鎮(zhèn)橋南居委會牙利新村。 15歲時由文身師(鄰居、不詳)免費紋身,在冬天的時候分五六天紋完,無任何儀式。 17歲結婚,與丈夫符元佑(軍人,戰(zhàn)死)無子女,從白沙縣牙叉鎮(zhèn)橋南居委會牙利新村嫁到白沙縣牙叉鎮(zhèn)橋南居委會牙利新村。 備注:符亞妮,20多歲時,丈夫戰(zhàn)死,開始守寡,沒有再改嫁。目前是村里窮困潦倒的五保戶,居住在部隊原來的平房,一個人孤苦伶仃,環(huán)境陰暗潮濕,十分悲慘。我們到訪的時候,恰逢大雨,老人的家門用繩子將一條條竹子封著,因為她說有村里的小孩偷她的母雞和雞蛋。拍攝時,老人的左手無名指上還戴著一枚結婚戒指,足見她對丈夫的癡情不改。

【個人檔案記錄信息】 黎族潤方言,2008年10月12日,海南白沙黎族自治縣元門鄉(xiāng)向民村三隊,符春花,1934年生于白沙縣南開鄉(xiāng)高峰村委會道銀村。紋身部位:臉紋、頸紋、背紋、腿紋、腳紋。 26歲時由文身師(同村村民,姓名不詳)免費紋身,選擇在早上分兩天紋完,沒有任何儀式。28歲結婚,與丈夫符仁青生一個女兒,從白沙縣南開鄉(xiāng)高峰村委會道銀村嫁到白沙縣南開鄉(xiāng)高峰村委會道銀村,然后搬到元門鄉(xiāng)向民村三隊。 這是符春花與丈夫符仁青(1934年生)在家門口一起接受拍攝的情景。

【個人檔案記錄信息】黎族潤方言,2008年10月13日,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縣牙叉鎮(zhèn)牙炳村四隊,符阿憂,1921年出生。紋身部位:臉紋、頸紋、胸紋、背紋、手紋(手指上)、腿紋、腳紋。紋身原因:小時候怕被人偷去賣,紋身有黎族標志。16歲時由文身師(同村村民,姓名不詳)免費紋身,選擇在冬天分三四天紋完,沒有任何儀式。22歲結婚,與丈夫符元慶生3男6女,從白沙縣牙叉鎮(zhèn)牙炳三隊嫁到白沙縣牙叉鎮(zhèn)牙炳四隊。

【個人檔案記錄信息】黎族杞方言,2008年10月18日中午,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加茂鎮(zhèn)界水村委會什母村,王玉親,1929年9月30日生于五指山市毛陽鎮(zhèn)毛戰(zhàn)村委會新村。紋身部位:臉紋。 11、12歲時由文身師(媽媽)免費紋臉,在夏天的時候分兩次紋完,無任何儀式。結婚年齡不詳,與丈夫王仁香生1男2女,從五指山市毛陽鎮(zhèn)毛戰(zhàn)村委會新村嫁到毛陽鎮(zhèn)尖坡村,后遷到保亭縣加茂真界水村委會什母村。

【個人檔案記錄信息】黎族潤方言,2008年10月12日,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縣牙叉鎮(zhèn)儋州村,身著黎族服裝的王亞顯,1920年生于白沙縣元門鄉(xiāng)什坡階村。紋身部位:臉紋、頸紋、背紋、手紋、腿紋。12歲時由文身師(同村村民,名字不詳)免費紋身,在上午開始,利用一天紋完,沒有任何儀式。25歲結婚,與丈夫(已過世,姓名不便說)生3男6女,從白沙縣牙叉鎮(zhèn)白沙村委會什坡階村嫁到白沙縣牙叉鎮(zhèn)白沙村委會儋州村。

【個人檔案記錄信息】黎族潤方言,2008年10月13日,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縣牙叉鎮(zhèn)牙炳村三隊,黃亞隊,1931年生于白沙縣牙叉鎮(zhèn)牙凡村。紋身部位:臉紋、頸紋、胸紋、背紋、手紋(手指上)、腿紋、腳紋。紋身原因:小時候怕被人偷去賣,紋身有黎族標志。16歲時由文身師(同村村民,姓名不詳)免費紋身,選擇在中午分幾年紋完(16歲紋臉、18歲紋背胸頸、20歲紋腳),沒有任何儀式。22歲結婚,與丈夫符阿玉生3男2女,從白沙縣牙叉鎮(zhèn)牙凡村嫁到白沙縣牙叉鎮(zhèn)牙炳三隊。

【個人檔案記錄信息】黎族美孚方言,2008年10月17日,海南省東方市江邊鄉(xiāng)白查村,符顏弟,1926年出生,出生地忘記。紋身部位:臉紋、頸紋、胸紋、手紋、腳紋。 7、8歲時由文身師(村里人)免費紋身,無任何儀式。丈夫去世,結婚年齡不詳,生2男。父母親去世,名字不詳,原住地不詳。

【個人檔案記錄信息】黎族潤方言,2008年10月10日上午,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縣牙叉鎮(zhèn)道阜村委會什奮村,王亞女,1923年生于,紋身部位:臉紋、頸紋、胸紋、背紋、手紋、腿紋、腳紋。19歲時由文身師(同村伙伴)免費紋身,從早上開始,一直到下午完成,沒有任何儀式。27歲結婚,與丈夫王亞安生2男2女,從白沙縣牙叉鎮(zhèn)道阜村委會什奮村嫁到白沙縣牙叉鎮(zhèn)道阜村委會什奮村。

查看大圖

【個人檔案記錄信息】 黎族文身老人——哈方言 2008年9月30日下午,樂東黎族自治縣抱由鎮(zhèn)抱由村委會昂什村,黎族哈方言,文彎軍老人,1930年出生于樂東黎族自治縣抱由鎮(zhèn)多建村。紋身部位:臉紋、頸紋、手紋。老人表示,紋身到胸部、腹部等,是根據(jù)當?shù)匦帐喜煌y。文彎軍臉上下巴部位的圖案為灶臺旁邊放碗的用具,表示希望經(jīng)常有飯吃。老人表示紋身主要還是為了防日軍抓去當慰安婦。 文彎軍父親文阿伯,原住地樂東抱由多建村;母親馬色開,原住地樂東抱由多建村。 文彎軍13歲時由文身師她的姑姑以30元為酬,在上午8點到12點一次紋完,沒有任何儀式。 文彎軍18歲結婚,與丈夫周育高生有4男5女,從樂東抱由多建村嫁到昂什村。正與2歲半的外孫女周柯杰在一起。

【個人檔案記錄信息】黎族文身老人——哈方言 2008年10月1日上午,樂東黎族自治縣抱由鎮(zhèn)抱由村委會多建村,黎族哈方言,陳清花,1938年生于抱由鎮(zhèn)向陽村,紋身部位:臉紋、手紋。紋身原因:不紋身死后得不到祖先承認。 父親陳阿七,原住地向陽村;母親不記得。7歲時候由文身師文明(朋友的母親)免費紋身,在上午9點到10點一個小時紋完,不搞任何儀式。21歲結婚,與丈夫文亞苗生2男6女,從多建村嫁到本村。

【個人檔案記錄信息】黎族文身老人——哈方言 2009年8月13日上午,在海南省三亞市崖城水南村委會高山村,黎族哈方言正港土語,60歲的吳文姣,1949年出生于樂東黎族自治縣大安鄉(xiāng)昂外村,15歲開始紋身,紋身部位:臉部、手部。家有9兄弟姐妹(五男四女),25歲出嫁,父母包辦婚姻,生6個孩子(兩男四女),現(xiàn)在和小兒子一起生活,身體狀況良好,略懂點草醫(yī)。

【個人檔案記錄信息】黎族文身老人——哈方言

【個人檔案記錄信息】黎族文身老人——哈方言

【個人檔案記錄信息】黎族文身老人——哈方言 2009年8月14日,在樂東黎族自治縣志仲鎮(zhèn)夏口村,黎族哈方言志強土語。

【個人檔案記錄信息】黎族文身老人——哈方言 2009年8月14日,在樂東黎族自治縣志仲鎮(zhèn)夏口村,陳亞祝,黎族哈方言志強土語,1950年出生在志仲鎮(zhèn)志強陳考村,嫁到志仲鎮(zhèn)夏口村。有6個兄弟姐妹,三男三女。紋身部位:臉紋(下巴)。紋身原因:怕死后祖先不認,紋臉報酬方式:給文身師送一把棉花或三片麻繩,12歲時開始紋臉,20歲父母包辦婚姻,生三男四女,現(xiàn)在和兒子一起吃住。

【個人檔案記錄信息】黎族文身老人——美孚方言 2008年10月16日,東方市江邊鄉(xiāng)白查村,黎族美孚方言,符亞安,1944年生于東方市江邊鄉(xiāng)那文村,紋身部位:臉紋、頸紋、胸紋、手紋、腿紋、腳紋。 父母去世(根據(jù)當?shù)亓曀祝ナ篮蟛惶嵝彰〉卦跂|方市江邊鄉(xiāng)那文村。3、4歲時由文身師(母親,去世,姓名不提)免費紋身,選擇在夏天花費3天紋完,沒有任何儀式。 16歲結婚,與丈夫符陳力生1男3女,從東方市江邊鄉(xiāng)那文村嫁到東方市江邊鄉(xiāng)白查村。

【個人檔案記錄信息】黎族文身老人——美孚方言 2008年10月16日,東方市江邊鄉(xiāng)江邊村委會江邊老村,黎族美孚方言,符亞衛(wèi),1941年生于東方市大田鎮(zhèn)報英村,紋身部位:臉紋、頸紋、胸紋、手紋、腳紋(至膝蓋處)。 父母(去世,姓名不能提)原住地均在東方市大田鎮(zhèn)報英村。16歲時由文身師(村里人,去世,姓名不詳)免費紋身,選擇在中午花費6天多紋完,沒有任何儀式。 結婚年齡不詳,與丈夫(符亞該)生2男4女,從東方市大田鎮(zhèn)報英村嫁到東方市江邊鄉(xiāng)江邊村委會江邊老村。

【個人檔案記錄信息】黎族文身老人——美孚方言 2008年10月17日,東方市江邊鄉(xiāng)白查村,黎族美孚方言,符顏弟,1926年出生,出生地忘記。紋身部位:臉紋、頸紋、胸紋、手紋、腳紋。 7、8歲時由文身師(村里人)免費紋身,無任何儀式。丈夫去世,結婚年齡不詳,生2男。父母親去世,名字不詳,原住地不詳。

【個人檔案記錄信息】黎族文身老人——美孚方言 2008年10月17日,東方市江邊鄉(xiāng)布溫村委會布溫村,黎族美孚方言,紋身婦女合影。

【個人檔案記錄信息】黎族文身老人——美孚方言 2008年10月17日,東方市江邊鄉(xiāng)布溫村委會布溫村,黎族美孚方言,符亞七,1939年出生于江邊鄉(xiāng)布溫村。紋身部位:臉紋、頸紋、胸紋、手紋、腳紋。父母親去世,姓名不詳,原住地均在江邊鄉(xiāng)布溫村。 15歲時由文身師(媽媽)免費紋身,在冬天分5天紋完,無任何儀式。20歲結婚,與丈夫(符亞道)生0男1女,從東方市江邊鄉(xiāng)江邊村嫁到東方市江邊鄉(xiāng)布溫村。

【個人檔案記錄信息】黎族文身老人————杞方言 2008年10月18日中午,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加茂鎮(zhèn)界水村委會什母村,黎族杞方言,王玉親,1929年9月30日生于五指山市毛陽鎮(zhèn)毛戰(zhàn)村委會新村。紋身部位:臉紋。父母去世,姓名不便說,原住地五指山市毛陽鎮(zhèn)毛戰(zhàn)村委會新村。 11、12歲時由文身師(媽媽)免費紋臉,在夏天的時候分兩次紋完,無任何儀式。結婚年齡不詳,與丈夫王仁香生1男2女,從五指山市毛陽鎮(zhèn)毛戰(zhàn)村委會新村嫁到毛陽鎮(zhèn)尖坡村,后遷到保亭縣加茂真界水村委會什母村。

【個人檔案記錄信息】黎族文身老人————杞方言 2008年10月18日中午,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保城鎮(zhèn)抄抗村委會什親抄村,黎族杞方言,黃月瓊,1948年生于五指山市毛陽鎮(zhèn)通連村。紋身部位:臉紋。父母去世,姓名不便說,原住地五指山市毛陽鎮(zhèn)通連村。紋臉原因:小時候很多人紋,父母要求紋,不紋死后祖宗不認。 12歲時由文身師(不詳)免費紋臉,在冬天的時候一天紋完,無任何儀式。17歲結婚,與丈夫符文祥沒有生育兒女,從五指山市毛陽鎮(zhèn)通連村嫁到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保城鎮(zhèn)抄抗村委會什親抄村。

【個人檔案記錄信息】黎族文身老人——潤方言 2007年9月4日,保亭檳榔園,來自白沙的86歲紋臉黎族老人符小花。

【個人檔案記錄信息】黎族文身老人——潤方言 2008年10月9日,在白沙黎族自治縣牙叉鎮(zhèn)白沙村委會什坡階村,黎族潤方言區(qū),符小榮,1929年生于白沙黎族自治縣牙叉鎮(zhèn)白沙村委會什坡階村。父親符進敏,原住地白沙黎族自治縣牙叉鎮(zhèn)白沙村委會什坡階村;母親符桂枝,原住白沙黎族自治縣牙叉鎮(zhèn)白沙村委會什坡階村。紋身部位:臉紋、頸紋、胸紋、背紋、手紋。紋身原因:好找老公,不紋沒人要,才能得到祖宗承認。 兩三歲時由文身師黃阿聰免費紋身,從早上到晚上一次紋完,沒有任何儀式。20歲結婚,與丈夫符阿明生3男3女,從白沙黎族自治縣牙叉鎮(zhèn)白沙村委會什坡階村嫁到白沙縣牙叉鎮(zhèn)什坡階村。

【個人檔案記錄信息】黎族文身老人——潤方言 2008年10月9日,在白沙黎族自治縣牙叉鎮(zhèn)白沙村委會什坡階村,黎族潤方言區(qū),符亞魯,1936年生于白沙縣南開鄉(xiāng)莫好村。父親符亞全,原住地南開鄉(xiāng)莫好村;母親符亞命,原住地南開鄉(xiāng)莫好村。紋身部位:臉紋、頸紋、胸紋、背紋、腳紋。 17歲時由文身師阿en(音)免費紋身,在農(nóng)歷四月分三次紋完,沒有任何儀式。19歲結婚,與丈夫符亞榮生3男4女,從白沙縣南開鄉(xiāng)莫好村嫁到白沙縣牙叉鎮(zhèn)什坡階村。

【個人檔案記錄信息】黎族文身老人——潤方言 2008年10月9日,在白沙黎族自治縣牙叉鎮(zhèn)白沙村委會什坡階村,黎族潤方言區(qū),符彩蓮,1921年生于白沙黎族自治縣牙叉鎮(zhèn)道阜村。父親符亞富,母親符亞伍,原住地都在白沙黎族自治縣牙叉鎮(zhèn)道阜村。紋身部位:臉紋、頸紋、胸紋、背紋、腿紋、腳紋。紋身原因:好找老公,不紋沒人要,才能得到祖宗承認,腿紋剛好到黎族筒裙的地方。 15歲時由文身師不詳免費紋身,分四次紋完,沒有任何儀式。25歲結婚,與丈夫符阿妙生2女無男,從白沙黎族自治縣牙叉鎮(zhèn)道阜村嫁到白沙縣牙叉鎮(zhèn)什坡階村。

【個人檔案記錄信息】黎族文身老人——潤方言 2008年10月11日,白沙黎族自治縣元門鄉(xiāng)向民村委會老村,黎族潤方言,符亞更(拍攝時:因病在家里的床上),1918年生于元門鄉(xiāng)向民村委會老村。紋身部位:臉紋、頸紋、胸紋、背紋、腿紋、腳紋。紋身原因:逃避國民黨、日軍的抓捕。 父母去世,姓名不詳,原住地元門鄉(xiāng)向民村委會。 16歲時由文身師阿二免費紋身,選擇在中午開始分5天5次紋完,沒有任何儀式。20歲結婚,與丈夫亞dia(音)2男1女,從白沙縣元門鄉(xiāng)向民村嫁到元門鄉(xiāng)向民村。

【個人檔案記錄信息】黎族文身老人——潤方言 2008年10月12日,白沙黎族自治縣元門鄉(xiāng)翁村四隊,黎族潤方言(杞?待考證),符波任,1927年生于白沙縣元門鄉(xiāng)向民村二隊。紋身部位:臉紋、頸紋、胸紋、背紋。紋身原因:躲避戰(zhàn)亂,年輕時候為躲戰(zhàn)亂基本在山里度過,在山上靠野果為生、由父母送飯吃,在山里紋身。 父母死亡,姓名不詳,原住地均在白沙縣元門鄉(xiāng)向民村二隊。 12歲時由文身師(同村村民,名字不詳)免費紋身,在中午開始,利用一天紋完,沒有任何儀式。17歲結婚,與丈夫(已過世,姓名不便說)生2男5女(當年共生了11個子女,在山里很艱辛地養(yǎng)育,最后只存活7個),從白沙縣元門鄉(xiāng)向民村二隊嫁到白沙縣元門鄉(xiāng)翁村四隊。

【個人檔案記錄信息】黎族文身老人——潤方言 2008年10月14日,白沙黎族自治縣牙叉鎮(zhèn)橋南居委會牙利新村,黎族潤方言,符亞妮,1928年出生在牙叉鎮(zhèn)橋南居委會牙利新村。紋身部位:臉紋、胸紋、頸紋、背紋、手紋(手指部位)、腿紋、腳紋。紋身原因:擔心被抓去賣。 父母親去世,姓名不詳,原住地均為白沙縣牙叉鎮(zhèn)橋南居委會牙利新村。 15歲時由文身師(鄰居、不詳)免費紋身,在冬天的時候分五六天紋完,無任何儀式。 17歲結婚,與丈夫符元佑(軍人,戰(zhàn)死)無子女,從白沙縣牙叉鎮(zhèn)橋南居委會牙利新村嫁到白沙縣牙叉鎮(zhèn)橋南居委會牙利新村。 備注:符亞妮,20多歲時,丈夫戰(zhàn)死,開始守寡,沒有再改嫁。目前是村里窮困潦倒的五保戶,居住在部隊原來的平房,一個人孤苦伶仃,環(huán)境陰暗潮濕,十分悲慘。我們到訪的時候,恰逢大雨,老人的家門用繩子將一條條竹子封著,因為她說有村里的小孩偷她的母雞和雞蛋。拍攝時,老人的左手無名指上還戴著一枚結婚戒指,足見她對丈夫的癡情不改。

【個人檔案記錄信息】黎族文身老人——潤方言 2008年10月14日,白沙黎族自治縣牙叉鎮(zhèn)橋南居委會牙利新村,黎族潤方言,符亞妮,1928年出生在牙叉鎮(zhèn)橋南居委會牙利新村。紋身部位:臉紋、胸紋、頸紋、背紋、手紋(手指部位)、腿紋、腳紋。紋身原因:擔心被抓去賣。 父母親去世,姓名不詳,原住地均為白沙縣牙叉鎮(zhèn)橋南居委會牙利新村。 15歲時由文身師(鄰居、不詳)免費紋身,在冬天的時候分五六天紋完,無任何儀式。 17歲結婚,與丈夫符元佑(軍人,戰(zhàn)死)無子女,從白沙縣牙叉鎮(zhèn)橋南居委會牙利新村嫁到白沙縣牙叉鎮(zhèn)橋南居委會牙利新村。 備注:符亞妮,20多歲時,丈夫戰(zhàn)死,開始守寡,沒有再改嫁。目前是村里窮困潦倒的五保戶,居住在部隊原來的平房,一個人孤苦伶仃,環(huán)境陰暗潮濕,十分悲慘。我們到訪的時候,恰逢大雨,老人的家門用繩子將一條條竹子封著,因為她說有村里的小孩偷她的母雞和雞蛋。拍攝時,老人的左手無名指上還戴著一枚結婚戒指,足見她對丈夫的癡情不改。

【個人檔案記錄信息】 黎族潤方言,2008年10月12日,海南白沙黎族自治縣元門鄉(xiāng)向民村三隊,符春花,1934年生于白沙縣南開鄉(xiāng)高峰村委會道銀村。紋身部位:臉紋、頸紋、背紋、腿紋、腳紋。 26歲時由文身師(同村村民,姓名不詳)免費紋身,選擇在早上分兩天紋完,沒有任何儀式。28歲結婚,與丈夫符仁青生一個女兒,從白沙縣南開鄉(xiāng)高峰村委會道銀村嫁到白沙縣南開鄉(xiāng)高峰村委會道銀村,然后搬到元門鄉(xiāng)向民村三隊。 這是符春花與丈夫符仁青(1934年生)在家門口一起接受拍攝的情景。

【個人檔案記錄信息】黎族潤方言,2008年10月13日,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縣牙叉鎮(zhèn)牙炳村四隊,符阿憂,1921年出生。紋身部位:臉紋、頸紋、胸紋、背紋、手紋(手指上)、腿紋、腳紋。紋身原因:小時候怕被人偷去賣,紋身有黎族標志。16歲時由文身師(同村村民,姓名不詳)免費紋身,選擇在冬天分三四天紋完,沒有任何儀式。22歲結婚,與丈夫符元慶生3男6女,從白沙縣牙叉鎮(zhèn)牙炳三隊嫁到白沙縣牙叉鎮(zhèn)牙炳四隊。

【個人檔案記錄信息】黎族杞方言,2008年10月18日中午,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加茂鎮(zhèn)界水村委會什母村,王玉親,1929年9月30日生于五指山市毛陽鎮(zhèn)毛戰(zhàn)村委會新村。紋身部位:臉紋。 11、12歲時由文身師(媽媽)免費紋臉,在夏天的時候分兩次紋完,無任何儀式。結婚年齡不詳,與丈夫王仁香生1男2女,從五指山市毛陽鎮(zhèn)毛戰(zhàn)村委會新村嫁到毛陽鎮(zhèn)尖坡村,后遷到保亭縣加茂真界水村委會什母村。

【個人檔案記錄信息】黎族潤方言,2008年10月12日,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縣牙叉鎮(zhèn)儋州村,身著黎族服裝的王亞顯,1920年生于白沙縣元門鄉(xiāng)什坡階村。紋身部位:臉紋、頸紋、背紋、手紋、腿紋。12歲時由文身師(同村村民,名字不詳)免費紋身,在上午開始,利用一天紋完,沒有任何儀式。25歲結婚,與丈夫(已過世,姓名不便說)生3男6女,從白沙縣牙叉鎮(zhèn)白沙村委會什坡階村嫁到白沙縣牙叉鎮(zhèn)白沙村委會儋州村。

【個人檔案記錄信息】黎族潤方言,2008年10月13日,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縣牙叉鎮(zhèn)牙炳村三隊,黃亞隊,1931年生于白沙縣牙叉鎮(zhèn)牙凡村。紋身部位:臉紋、頸紋、胸紋、背紋、手紋(手指上)、腿紋、腳紋。紋身原因:小時候怕被人偷去賣,紋身有黎族標志。16歲時由文身師(同村村民,姓名不詳)免費紋身,選擇在中午分幾年紋完(16歲紋臉、18歲紋背胸頸、20歲紋腳),沒有任何儀式。22歲結婚,與丈夫符阿玉生3男2女,從白沙縣牙叉鎮(zhèn)牙凡村嫁到白沙縣牙叉鎮(zhèn)牙炳三隊。

【個人檔案記錄信息】黎族美孚方言,2008年10月17日,海南省東方市江邊鄉(xiāng)白查村,符顏弟,1926年出生,出生地忘記。紋身部位:臉紋、頸紋、胸紋、手紋、腳紋。 7、8歲時由文身師(村里人)免費紋身,無任何儀式。丈夫去世,結婚年齡不詳,生2男。父母親去世,名字不詳,原住地不詳。

【個人檔案記錄信息】黎族潤方言,2008年10月10日上午,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縣牙叉鎮(zhèn)道阜村委會什奮村,王亞女,1923年生于,紋身部位:臉紋、頸紋、胸紋、背紋、手紋、腿紋、腳紋。19歲時由文身師(同村伙伴)免費紋身,從早上開始,一直到下午完成,沒有任何儀式。27歲結婚,與丈夫王亞安生2男2女,從白沙縣牙叉鎮(zhèn)道阜村委會什奮村嫁到白沙縣牙叉鎮(zhèn)道阜村委會什奮村。

作品闡述

黎族目前總?cè)丝诩s為124萬,絕大多數(shù)生活在中國最南端的海南島,有5個方言支系,即潤方言、美孚方言、哈方言、杞方言、賽方言(紋身現(xiàn)象已徹底消失)。黎族文身也因語言和文化特征的差異而有所不同———產(chǎn)生了五種獨特的方言文身。各個支系婦女文身按照祖先遺傳的圖案,互不相同,成為黎族不同氏族、部落的標志。 

歷經(jīng)幾千年而不斷地延續(xù)下來的海南黎族婦女文身,是黎族一筆極其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文身是黎族歷史上氏族的凝聚符號,也是圖騰崇拜的象征,成人的符號??淘谏砩线@些不同紋素構成的圖案中,包含著各種對生命的祈求,對幸福的盼望,對災難的回避,對青春美麗的顯示等內(nèi)容,是黎族生命的綜合體。但是,受現(xiàn)代生活方式和審美觀念的影響,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黎族婦女文身的古老習俗逐漸消失。至今,海南黎族文身女的人數(shù)日益減少,瀕臨消失。經(jīng)過幾年借助假期的艱苦跋涉,作者在海南島奔波于十多個市縣的山林與僻壤,陸續(xù)拍攝記錄了150多名黎族紋身婦女的檔案。紋身瀕臨消失,影像記錄仍在繼續(xù)。

作者簡介

張杰,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海南日報社主任記者、攝影部值班副主任海南日報報業(yè)集團團委書記、共青團十六大全國代表、團中央候補委員、團中央委員、共青團十七大全國代表、團中央候補委員、第四屆及第五屆海南省青年聯(lián)合會委員、海南省直機關青年聯(lián)合會副秘書長、海南師范大學新聞傳播與影視學院校外導師。

2002年開始從事新聞攝影至今,曾參加北京奧運會、全國兩會、三沙設市、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等省內(nèi)外重大新聞事件報道;獲邀擔當多屆世界小姐總決賽唯一官方攝影師,曾遠赴南非、英國、印尼、朝鮮、越南、新加坡等多國拍攝;作品曾獲中國國際新聞攝影比賽(“華賽”)、“金鏡頭”人民攝影大獎賽等國際國內(nèi)獎項,曾四次獲海南新聞獎一等獎,至今共獲得省級以上各類獎勵40余次,“海南青年五四獎章”、“海南省優(yōu)秀共青團干部”、“海南省抗風救災先進個人” 等榮譽稱號獲得者。個人紀實類攝影書籍《“繡面” 與 “雕身”:黎族文身文化研究》,獲得第12屆上海圖書獎一等獎及第四屆中華優(yōu)秀出版物獎圖書提名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