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京張鐵路——王嵬田野考察影像文獻展作品
來源: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網(wǎng)
責(zé)編:頓河哥薩克
2017-12-06
1-1.西直門水塔建于1918年,用于給西直門機車房內(nèi)的蒸汽機車給水,2005年,除兩側(cè)水鶴被拆除,與建成時差別不大。_
1-2.因蒸汽機車早已被淘汰,西直門水塔的用處日益漸弱,于2006年8月拆除。_
1-3.被徹底拆除后的西直門水塔原址,鑲有“中華民國七年七月建”字樣的西直門水塔石券門在王嵬的呼吁下,被中國鐵道博物館異地保存。_
2-1.清河車站于1906 年 9 月 30 日開通運營,時為三等車站,孫中山先生視察京張鐵路時曾在此下車。_
2-2.2016 年 11 月,清河站停止?fàn)I業(yè),將被擴建為高鐵車站,王嵬曾向海淀區(qū)文委遞交關(guān)于清河車站的《不可移動文物申請》,2017年5月,海淀區(qū)文委將清河車站定為不可移動文物,并將其保護。_
3-1.京張鐵路通車初期的南沙河橋面。1984年,黃沙聯(lián)絡(luò)線通車后,京張鐵路正線被挪到原正線東側(cè),南沙河15號橋改作為黃土店—沙河聯(lián)絡(luò)線使用。_
3-2.2016年11月,因修建京張高鐵,沙河站南3km的原京張正線被停用,南沙河橋也被廢棄,2017年8月,111歲的南沙河橋被全部拆除。_
4-1.在京張鐵路舉行通車典禮時,參加典禮的王公大臣、清清貴族 、各國列強的代表均在南口萬國飯店休息。_
4-2.“文革”時,南口萬國飯店大門被毀,裝飾所剩無幾,現(xiàn)為電務(wù)工區(qū)大門,院內(nèi)房屋保存較好,為辦公室和出租房。_
5-1.馬萊 4 型機車的車體非常龐大,機車前部的低壓氣缸特別比人都高。這張1928年照片恰好記錄了“京綏”改“平綏”之前的機車狀態(tài),也記錄了 4 座車庫門的康莊新機車房。_
5-2.徐景春 87歲,原南口機務(wù)段大伡,是我采訪到的唯一在世的馬萊4的大伡。他說,若能在關(guān)溝段開好蒸汽機車,再跑哪都不在話下!_
6-1.青龍橋車站為京張鐵路之咽喉,著名的之字形折返線即在此,它不但使坡度減小,還縮短了八達嶺隧道的長度_
6-2.如今的青龍橋車站為京張鐵路沿線保存最好的一座車站,如今仍然在正常運轉(zhuǎn)_
7-1.八達嶺隧道為全路控制性工程,在京張鐵路動工前,有英國人揶揄中國人,稱修此路段的人“尚未出世”。詹天佑為鑿?fù)ù怂淼郎焚M苦心。 _
7-2.K3 次國際列車駛?cè)氚诉_嶺隧道,圖中的機車為列尾的補機。 _
8-1.懷來河大橋是京張鐵路的另一控制性工程,為每孔 30_.48m 的 7 孔上承式鋼桁梁大橋, 由詹天佑負責(zé)勘測、設(shè)計。_
8-2.1954 年,官廳水庫建成后,新建媯水河橋投入使用,老懷來河大橋停用。隨后的幾十年間,大橋很少露出水面。_
9-1.響水鋪104號橋為全線唯一使用了鐵架洋灰撐梁的上承式鋼板梁橋。此橋2孔、每孔跨度 6_.66m。_
9-2.如今,鐵架洋灰撐梁早已不見,橋孔改為一孔。修建該橋的過程非常艱難,參見《我的京張鐵路》第三冊。_
10-1.京張鐵路竣工時,正線曾接入張家口站南咽喉。 1910 年,京張鐵路西延伸時,為使列車不需換向,在站東增建一段正線,并接入張家口站北咽喉。_
10-2.如今,張家口大彎道(燈泡線)早已消失,滄海變桑田,桑田變房地產(chǎn)。_
查看大圖
1-1.西直門水塔建于1918年,用于給西直門機車房內(nèi)的蒸汽機車給水,2005年,除兩側(cè)水鶴被拆除,與建成時差別不大。_
1-2.因蒸汽機車早已被淘汰,西直門水塔的用處日益漸弱,于2006年8月拆除。_
1-3.被徹底拆除后的西直門水塔原址,鑲有“中華民國七年七月建”字樣的西直門水塔石券門在王嵬的呼吁下,被中國鐵道博物館異地保存。_
2-1.清河車站于1906 年 9 月 30 日開通運營,時為三等車站,孫中山先生視察京張鐵路時曾在此下車。_
2-2.2016 年 11 月,清河站停止?fàn)I業(yè),將被擴建為高鐵車站,王嵬曾向海淀區(qū)文委遞交關(guān)于清河車站的《不可移動文物申請》,2017年5月,海淀區(qū)文委將清河車站定為不可移動文物,并將其保護。_
3-1.京張鐵路通車初期的南沙河橋面。1984年,黃沙聯(lián)絡(luò)線通車后,京張鐵路正線被挪到原正線東側(cè),南沙河15號橋改作為黃土店—沙河聯(lián)絡(luò)線使用。_
3-2.2016年11月,因修建京張高鐵,沙河站南3km的原京張正線被停用,南沙河橋也被廢棄,2017年8月,111歲的南沙河橋被全部拆除。_
4-1.在京張鐵路舉行通車典禮時,參加典禮的王公大臣、清清貴族 、各國列強的代表均在南口萬國飯店休息。_
4-2.“文革”時,南口萬國飯店大門被毀,裝飾所剩無幾,現(xiàn)為電務(wù)工區(qū)大門,院內(nèi)房屋保存較好,為辦公室和出租房。_
5-1.馬萊 4 型機車的車體非常龐大,機車前部的低壓氣缸特別比人都高。這張1928年照片恰好記錄了“京綏”改“平綏”之前的機車狀態(tài),也記錄了 4 座車庫門的康莊新機車房。_
5-2.徐景春 87歲,原南口機務(wù)段大伡,是我采訪到的唯一在世的馬萊4的大伡。他說,若能在關(guān)溝段開好蒸汽機車,再跑哪都不在話下!_
6-1.青龍橋車站為京張鐵路之咽喉,著名的之字形折返線即在此,它不但使坡度減小,還縮短了八達嶺隧道的長度_
6-2.如今的青龍橋車站為京張鐵路沿線保存最好的一座車站,如今仍然在正常運轉(zhuǎn)_
7-1.八達嶺隧道為全路控制性工程,在京張鐵路動工前,有英國人揶揄中國人,稱修此路段的人“尚未出世”。詹天佑為鑿?fù)ù怂淼郎焚M苦心。 _
7-2.K3 次國際列車駛?cè)氚诉_嶺隧道,圖中的機車為列尾的補機。 _
8-1.懷來河大橋是京張鐵路的另一控制性工程,為每孔 30_.48m 的 7 孔上承式鋼桁梁大橋, 由詹天佑負責(zé)勘測、設(shè)計。_
8-2.1954 年,官廳水庫建成后,新建媯水河橋投入使用,老懷來河大橋停用。隨后的幾十年間,大橋很少露出水面。_
9-1.響水鋪104號橋為全線唯一使用了鐵架洋灰撐梁的上承式鋼板梁橋。此橋2孔、每孔跨度 6_.66m。_
9-2.如今,鐵架洋灰撐梁早已不見,橋孔改為一孔。修建該橋的過程非常艱難,參見《我的京張鐵路》第三冊。_
10-1.京張鐵路竣工時,正線曾接入張家口站南咽喉。 1910 年,京張鐵路西延伸時,為使列車不需換向,在站東增建一段正線,并接入張家口站北咽喉。_
10-2.如今,張家口大彎道(燈泡線)早已消失,滄海變桑田,桑田變房地產(chǎn)。_
攝影:
譚錦棠(清)、孫明經(jīng)(民國)、王嵬
策展:崔景華
學(xué)術(shù)主持:鮑昆
前言:
一條逶迤艱難的路
山海蔭
1865年英商杜蘭德,在今北京宣武門外鋪設(shè)約五百米的“展覽鐵路”,國人對車可迅疾如飛“駭為妖物”,結(jié)果是 “飭令拆卸”。1868年的《天津條約》中,清廷拒絕洋人在中國筑造鐵路。1876年英美商人擅自修筑的吳淞鐵路,因中國上下一致反對而被拆毀。1881年李鴻章冒用“馬路”名義修建唐胥鐵路,后因頑固派奏諫“機車直駛,震動?xùn)|陵”不得不以馬做牽引,把火車生生變成了馬車。
后來“扶清滅洋”的義和團扒鐵路、殺洋人,慈禧乘興對強國悉數(shù)宣戰(zhàn),反被洋人打得亡命西安。鑾駕回京途中被人借機請上火車。這一趟亡命之旅,老佛爺終于覺得火車比轎子快捷舒服。這就是“敕造”京張鐵路前中國的歷史背景。一百多年過去了,留學(xué)和移民歐美變得趨之若鶩,中國高鐵業(yè)已世界第一;西方現(xiàn)代物質(zhì)文明不再稱為“夷技”,很多人倒是在資本的景觀社會里,耽于過度消費娛樂至死的亢奮中??缭饺齻€世紀(jì)的中國現(xiàn)代化道路,一如京張鐵路穿越了逶迤、蹉跎而且艱難的歷程。不要把《我的京張鐵路》當(dāng)作簡單的視覺對比,它更像反省、反思的線索。勤政的雍正皇帝與被敬為現(xiàn)代啟蒙思想家的英國哲學(xué)家約翰·洛克(Johu Locke1632-1704)基本為同時代人,在位13年雍正總共批閱三千多萬字的奏折,平均每天用軟筆書寫一千多字;而那些反對革新變法的衛(wèi)道士,哪個不是苦讀詩書、皓首窮經(jīng),但即便學(xué)富五車,哪個又能理解洛克的現(xiàn)代契約社會思想?法國的古斯塔夫·勒龐(Gustave Le Bon)以大眾心理學(xué)研究為內(nèi)容的《烏合之眾》出版時間,與當(dāng)時中國如火如荼的義和團運動幾乎同步,不能想象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會孕育出類似的社會學(xué)著作。延續(xù)了幾千年的文明,不僅怠于發(fā)展與突破,而且面對先進的文明,厚重的傳統(tǒng)文化反倒成為包袱乃至掣肘的阻力。這里不是否定傳統(tǒng)文化,只是必須認(rèn)清傳統(tǒng)文化中的消極因素,中國文化本來是不斷融合發(fā)展的結(jié)果,在新的時期中國文化更需要不斷吸收新內(nèi)容,只有這樣中華民族才能復(fù)興。
《我的京張鐵路》這一展覽或這套書籍是穿越了百年的創(chuàng)作,它是對中國現(xiàn)代化建設(shè)篳路藍縷的開路者詹天佑們的一個接力、一個繼承。相隔百年的兩組影像,不是簡單的視覺欣賞對象,它是不可或缺的兩組歷史文獻的銜接與補充。作為適應(yīng)現(xiàn)代文明而誕生的攝影術(shù),它所秉持的現(xiàn)代主義立場,使它成為應(yīng)用最廣泛、最普及的媒介和最先進的文化形式,它的記錄功能,不僅實時印證著現(xiàn)實社會的矛盾與問題,它更為歷史文獻的書寫提供接近客觀的佐證材料。感謝作為奠基者、開路者的詹天佑先生為中國現(xiàn)代化建設(shè)所作的貢獻,感謝晚清攝影師譚錦棠先生為我們留下的這些珍貴影像,它是我們認(rèn)知百年前那段艱難歲月,能接近第一歷史最充分的條件;感謝九零后王嵬把自己的愛好變?yōu)橐环N知識、一種責(zé)任。眼前呈現(xiàn)的視覺文本既是歷史的、也是今天的,更是面向未來的!有個中國歷史人物講過,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換句話說,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無論個人還是國家,只有尊重歷史,才可能避免重蹈覆轍!
//=$row['title'] ?>//=$row['thumb']?>//=$row['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