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坑院是古代人們穴居方式的遺留,被稱為中國北方“地下四合院”。在人類建筑的“博物館”里,地坑院占有它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
而渭北旱原上百姓的日子卻從一開始就深嵌大地之中,承載著黃土地兒女全部的生活和命運。
作為人與自然親密依存的歷史見證,地坑院曾經(jīng)是咸陽大地重要民居形式之一。一方一方星羅棋布的地坑院,依山靠崖,就地取材、施工簡便、造價低廉。居于其中,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天地人融為一體,仿佛隨大地的脈搏而“跳動”,被稱為“會呼吸的建筑”。生活其中,帶給人們猶如母體般的安寧與自在。
斗轉(zhuǎn)星移,今天的人們富了,昂首邁進新世紀,蓋房蓋樓,紛紛搬離采光差、通風不良、易塌頂、滲水的地坑院。為改善貧困群眾生產(chǎn)生活條件,我市更是啟動了“三告別”工程,使最后一批住在土窯洞、地坑院和危房中的人們搬進了寬敞、明亮、安全、美觀的現(xiàn)代化新居。
歲月不居,時光常新。咸陽大地上的地坑院漸漸遠離人們的日常生活。有個別地方對保存完好的地坑院實施保護,供游人參觀,使古老的民居煥發(fā)了青春,也為研究人類進步史的學者留下了一個“活標本”。窯洞越來越成為我們記憶中最溫暖與動情的部分,更成為尋找故鄉(xiāng),追憶鄉(xiāng)愁的情感所寄。
日漸遠去的地坑院,鐫刻著人間煙火熏陶出的歡樂與憂愁、奮斗和掙扎的全部記憶。這種記憶,正像味蕾對口味的記憶一樣,歷久彌新,伴隨終生。
故鄉(xiāng)的地坑院,對生于斯長于斯的黃土地兒女,是永遠撕扯不盡的鄉(xiāng)愁。它像沿著窯畔茂密生長的酸棗樹,在天地之間一歲一枯榮,承載過生命的孤獨悲苦,也像母親一樣,給予我們最溫暖、最安全、最親切的接納和包容。是誰在夢里神游大地,飛揚的思緒永向故鄉(xiāng)?在村口,那棵老樹一直守著的地方,吹來早春的第一縷風。老屋院中,午后,正投下一方明亮的陽光。草在泥土中萌芽,蟄伏的蟲兒還未醒。
攝影并文: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