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攝協(xié)|罩·顧——重慶家庭宅家抗疫攝影作品選
來源:重慶市攝影家協(xié)會
責編:張雙雙
2020-02-17
“抗疫”以來,從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九,家人除購置生活必需品外出二、三次外,一直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自覺響應號召,避免被傳染和傳染他人,不給政府添亂、不給家人麻煩。2020年2月12日,大年十九,重慶主城陰雨消散,陽光燦爛,在家陽臺上面朝春天、靜心而坐、手握書卷,感受春來。 劉克林 攝
2020年2月6日(正月十三),重慶市江津區(qū)。百變“閑”妻拍抖音,妻子身著義工服,在家拍攝共同抗疫宣傳視頻,為武漢加油!陳金虎攝
2020年2月2日(正月初九),重慶市渝北區(qū)。在這小小的住宅里,樂觀面對每一天,期盼祖國早日戰(zhàn)勝這次病毒戰(zhàn)爭,讓我們的生活恢復正常。李 欣攝
2020年2月2日(正月初九),重慶萬盛黑山天籟谷小區(qū)。在202002022020這個特別的時刻里,來一張宅家的溫馨照。 劉 琳攝
2020年2月4日(正月十一立春),渝中區(qū)大坪云棲谷鞠豆豆一家為預防病毒,宅在家中抗疫情。二位老人正在關注疫情。鞠瑞生 攝
2020年2月1日(正月初八),孩子積極制作《奮力抗擊病毒》的宣傳海報。我們一家居家戰(zhàn)疫情,支持防控肺炎疫情前線醫(yī)務人員們的工作。中國加油! 譚華川攝 重慶市攝協(xié)
2020年2月5日(正月十二),忠縣拔山鎮(zhèn)新化社區(qū),所有的思緒、所有的牽掛、所有的希望,都化為千針萬線,溶入一幅幅五彩的畫卷。 毛幼平攝
2020年2月7日(正月初十四),重慶江津。該圖由四張自拍照合成;隔離的時刻是孤獨的,但是享受孤獨也恰恰是人生的一部分,在這段獨居的日子里,我記錄了自己的一些生活狀態(tài),看電視了解時事,讀書提升自我,極目遠眺放松心態(tài),積極健身保持健康,最后將不同的狀態(tài)合成在一張圖片內,取名為“疫情期的慎獨”,表達自己疫情期仍然保持積極樂觀的狀態(tài)。賀志付 攝
2020年2月7日(正月十四),重慶萬州音樂廣場賽亞濱江花園,我家的陽臺上,父母已經15天沒有下樓了。他們每天都要在陽臺上看窗外很久,為了抗疫,為了幸福,不出門。姜勁松 攝
2020年2月9日(正月十六),重慶萬州觀音巖。鄰居李家聽說我家沒有菜了,立即送來了她家的儲備菜,鄰居送來儲備菜解無菜之急,真是病毒無情鄰里有愛。郭力 攝
2020年2月10日(正月十七),抗疫時期,線上教學于2月10日正式開啟,重慶市沙坪壩區(qū)小學一年級的可兒,克服困難在客廳跳芭蕾舞、上課認真聽講、做室內操、讀抄寫的課文、課后自覺做眼保健操。此時網課正在講授新型冠狀病毒防控常識,可兒認真在聽講。吳瓊慧 攝
2020年2月12日(正月十九),忠縣新立文昌小區(qū)。我們宅在家里,每天都能聽到,抗擊病毒的廣播聲音,電視畫面。爸爸媽媽同寧寧一起畫畫、剪成帽子戴在媽媽的頭上,小寧寧正用玩具槍消滅病毒。葉小平 攝
2020年2月12日,重慶豐都縣余氏家中。女兒在家看到電視上很多醫(yī)務工作者在為救治患者努力貢獻,她也拿出自己的玩具,學著醫(yī)生們救治患者,還說道“長大后,我也要成為一名白衣天使”。余小川 攝
2020年2月13日(正月二十),渝中區(qū)一小區(qū)胡氏家里,讀初三的孩子在家上網課 。胡曉平 攝
2020年2月9日(正月十六) 重慶南坪融僑半島,陳氏家人宅家進行配樂象棋賽 。陳嘉麗攝
查看大圖
“抗疫”以來,從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九,家人除購置生活必需品外出二、三次外,一直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自覺響應號召,避免被傳染和傳染他人,不給政府添亂、不給家人麻煩。2020年2月12日,大年十九,重慶主城陰雨消散,陽光燦爛,在家陽臺上面朝春天、靜心而坐、手握書卷,感受春來。 劉克林 攝
2020年2月6日(正月十三),重慶市江津區(qū)。百變“閑”妻拍抖音,妻子身著義工服,在家拍攝共同抗疫宣傳視頻,為武漢加油!陳金虎攝
2020年2月2日(正月初九),重慶市渝北區(qū)。在這小小的住宅里,樂觀面對每一天,期盼祖國早日戰(zhàn)勝這次病毒戰(zhàn)爭,讓我們的生活恢復正常。李 欣攝
2020年2月2日(正月初九),重慶萬盛黑山天籟谷小區(qū)。在202002022020這個特別的時刻里,來一張宅家的溫馨照。 劉 琳攝
2020年2月4日(正月十一立春),渝中區(qū)大坪云棲谷鞠豆豆一家為預防病毒,宅在家中抗疫情。二位老人正在關注疫情。鞠瑞生 攝
2020年2月1日(正月初八),孩子積極制作《奮力抗擊病毒》的宣傳海報。我們一家居家戰(zhàn)疫情,支持防控肺炎疫情前線醫(yī)務人員們的工作。中國加油! 譚華川攝 重慶市攝協(xié)
2020年2月5日(正月十二),忠縣拔山鎮(zhèn)新化社區(qū),所有的思緒、所有的牽掛、所有的希望,都化為千針萬線,溶入一幅幅五彩的畫卷。 毛幼平攝
2020年2月7日(正月初十四),重慶江津。該圖由四張自拍照合成;隔離的時刻是孤獨的,但是享受孤獨也恰恰是人生的一部分,在這段獨居的日子里,我記錄了自己的一些生活狀態(tài),看電視了解時事,讀書提升自我,極目遠眺放松心態(tài),積極健身保持健康,最后將不同的狀態(tài)合成在一張圖片內,取名為“疫情期的慎獨”,表達自己疫情期仍然保持積極樂觀的狀態(tài)。賀志付 攝
2020年2月7日(正月十四),重慶萬州音樂廣場賽亞濱江花園,我家的陽臺上,父母已經15天沒有下樓了。他們每天都要在陽臺上看窗外很久,為了抗疫,為了幸福,不出門。姜勁松 攝
2020年2月9日(正月十六),重慶萬州觀音巖。鄰居李家聽說我家沒有菜了,立即送來了她家的儲備菜,鄰居送來儲備菜解無菜之急,真是病毒無情鄰里有愛。郭力 攝
2020年2月10日(正月十七),抗疫時期,線上教學于2月10日正式開啟,重慶市沙坪壩區(qū)小學一年級的可兒,克服困難在客廳跳芭蕾舞、上課認真聽講、做室內操、讀抄寫的課文、課后自覺做眼保健操。此時網課正在講授新型冠狀病毒防控常識,可兒認真在聽講。吳瓊慧 攝
2020年2月12日(正月十九),忠縣新立文昌小區(qū)。我們宅在家里,每天都能聽到,抗擊病毒的廣播聲音,電視畫面。爸爸媽媽同寧寧一起畫畫、剪成帽子戴在媽媽的頭上,小寧寧正用玩具槍消滅病毒。葉小平 攝
2020年2月12日,重慶豐都縣余氏家中。女兒在家看到電視上很多醫(yī)務工作者在為救治患者努力貢獻,她也拿出自己的玩具,學著醫(yī)生們救治患者,還說道“長大后,我也要成為一名白衣天使”。余小川 攝
2020年2月13日(正月二十),渝中區(qū)一小區(qū)胡氏家里,讀初三的孩子在家上網課 。胡曉平 攝
2020年2月9日(正月十六) 重慶南坪融僑半島,陳氏家人宅家進行配樂象棋賽 。陳嘉麗攝
2020年春節(jié)。
忙碌一年的中國人,早已備好年貨,買好回程車票,排好行程,等待他們的應該是久別喜悅、闔家溫情、放松言歡……
然而此時,彌漫于空氣中的肺炎瘟疫卻開始在低空盤旋聚集,似黑云。
它,史無前例的暗黑殺手,擅長潛伏暗渡。借助海量人口流動,逐漸得勢,進而成網,籠罩于天……瞬間,便毫不猶豫地向這片繁榮的東方土地,俯沖而來……習慣春節(jié)狂歡的人們,被突如其來的襲擊打蒙,但快速的反應和有力的調度,讓潰敗局面馬上轉換成相持狀態(tài)。除開政府集結所有資源與疫情抗爭,百姓大眾也發(fā)明了一種獨特的抗疫方式。
——宅家
以老百姓的家為單位,以家門為前線,宅家不出,讓兇狠的病毒,在家庭“防護罩”面前難以攻破,這道家庭抗疫的萬里長城圖譜,既是2020年獨特中國春節(jié)的影像志,又是老百姓與戰(zhàn)斗在一線的醫(yī)療人員、公務人員、志愿者共同抗疫的戰(zhàn)歌。
此時還宅家抗疫的你,現在看這些照片感同身受,多年后看這些圖片,會感嘆那個最獨特安靜的中國年,會感嘆個體和群體在面對無妄之災時所發(fā)生的每個細節(jié)……
圖文由來源:重慶市攝影家協(xié)會
//=$row['title'] ?>//=$row['thumb']?>//=$row['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