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運河的生活里
文:王勇
攝影藝術探究是湯德勝畢生的追求,辛勞一生創(chuàng)作的專題攝影集《大運河》,就是他藝術追求心路歷程的精彩寫照。《大運河》在方寸間刻畫了上個世紀60年代至今幾十年生活在運河兩岸普通民眾的人生經(jīng)歷,以及不同人群的命運,展示了那個時代社會的現(xiàn)實切面。
《大運河》透過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個體,把視角深入到中華民族文化的內在精神中去,通過時間和空間上的雙重回歸式的群像敘述,非常清晰地展現(xiàn)歷史與我們的關系,提出現(xiàn)實問題和嚴肅的歷史問題,弘揚勤勞勇敢,艱苦奮斗,不屈不撓,熱愛生活等中華民族精神。
《大運河》里選輯的照片基本都是普通人民,普通的男女老少在歷史進程中喜怒哀樂的日常和太平歲月里如歌的理想生活形態(tài),不言而喻,沒有真實的融入,情感間的共知,是拍不到這類照片的,更談不上真實地詮釋運河人民生產(chǎn)、生活發(fā)展的軌跡,攝影畢竟是“情感的藝術”和“選擇的藝術”。
有了具體的生活經(jīng)歷,才有難忘的記憶,才能精準把握敘事脈絡。在疏浚大運河工地,湯德勝帶著繃帶藥品去看望在工地上挑擔的妹妹,查看她因長時間挑擔磨破的肩膀傷情,“當我揭開裹著棉花的紗布,連帶著皮肉血水一并涌出來的那一剎那,我一下子雙眼濕潤了……”,“不要緊,我左肩膀不行了,可換右肩膀挑,大家都是這樣的”,一個是親情的情感宣泄,一個是樸實無華的勞動者心境,兩者的碰撞交織,讓我們明白——在那些笑容、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的后景,不光有堅韌的品格、奮斗的精神,還有對生存的希望,情感升華所產(chǎn)生的精神力量。
這樣的力量,讓一個攝影人義無反顧地做出了人生的重大選擇——記錄大運河。湯德勝回憶說:“在艱難的運河工地上,百萬農(nóng)民的陣陣號子聲不斷地震撼著我的心靈,奔放出我的靈魂,鼓舞我不斷按下快門的勇氣……”
湯德勝之所以能成功記錄運河的經(jīng)驗就是“身”入生活,這一點,是留給我們十分珍貴的財富。生于運河邊,長于運河邊的他說:“我是農(nóng)民的兒子”。這不是簡單的一句身份定義,而是百萬農(nóng)民用血汗,甚至生命燃起的精神力量,還有他拍攝運河留下的二萬多張底片的厚重,以及那些在生活中經(jīng)歷的感動和故事,在一個成熟藝術家的內心深處激蕩出的情感概括。
(注:本文有刪減)
湯德勝,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攝影金像獎得主,國家一級美術師,先后被評為縣、市、省勞動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