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培武攝影作品:《詩仙李白》
來源: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網(wǎng)
作者:許培武
責編:張雙雙
2021-05-21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蜀道難》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蜀道難》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蜀道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蜀道難》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guī)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難》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zhuǎn)石萬壑雷。
《蜀道難》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
《登峨眉山》(節(jié)選)
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
周流試登覽,絕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開,彩錯疑畫出。
《早發(fā)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遇感》
宋玉事楚王,立身本高潔。
巫山賦彩云,郢路歌白雪。
舉國莫能和,巴人皆卷舌。
一感登徒言,恩情遂中絕。
《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送別》
尋陽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勝境由來人共傳,君到南中自稱美。
送君別有八月秋,颯颯蘆花復(fù)益愁。
云帆望遠不相見,日暮長江空自流。
《日夕山中忽然有懷》
久臥青山云,遂為青山客。
山深云更好,賞弄終日夕。
月銜樓間峰,泉漱階下石。
素心自此得,真趣非外惜。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節(jié)選)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
《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姑孰十詠·慈姥竹》(節(jié)選)
野竹攢石生,含煙映江島。
翠色落波深,虛聲帶寒早。
《關(guān)山月》(節(jié)選)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guān)。
《塞下曲·其一》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wù)哿?,春色未曾看?
曉戰(zhàn)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節(jié)選)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
我醉君復(fù)樂,陶然共忘機。
《春夜洛城聞笛》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wù)哿?,何人不起故園情。
《古風·昔我游齊都》(節(jié)選)
昔我游齊都,登華不注峰。
茲山何秀俊,綠翠如芙蓉。
蕭颯古仙人,了知是赤松。
《贈僧崖公》(節(jié)選)
自言歷天臺,搏壁躡翠屏。
凌兢石橋去,恍惚入青冥。
《夢游天姥吟留別》(節(jié)選)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
《臨路歌》
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
馀風激兮萬世,游扶桑兮掛石袂。
后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
查看大圖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蜀道難》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蜀道難》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蜀道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蜀道難》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guī)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難》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zhuǎn)石萬壑雷。
《蜀道難》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
《登峨眉山》(節(jié)選)
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
周流試登覽,絕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開,彩錯疑畫出。
《早發(fā)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遇感》
宋玉事楚王,立身本高潔。
巫山賦彩云,郢路歌白雪。
舉國莫能和,巴人皆卷舌。
一感登徒言,恩情遂中絕。
《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送別》
尋陽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勝境由來人共傳,君到南中自稱美。
送君別有八月秋,颯颯蘆花復(fù)益愁。
云帆望遠不相見,日暮長江空自流。
《日夕山中忽然有懷》
久臥青山云,遂為青山客。
山深云更好,賞弄終日夕。
月銜樓間峰,泉漱階下石。
素心自此得,真趣非外惜。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節(jié)選)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
《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姑孰十詠·慈姥竹》(節(jié)選)
野竹攢石生,含煙映江島。
翠色落波深,虛聲帶寒早。
《關(guān)山月》(節(jié)選)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guān)。
《塞下曲·其一》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wù)哿?,春色未曾看?
曉戰(zhàn)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節(jié)選)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
我醉君復(fù)樂,陶然共忘機。
《春夜洛城聞笛》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wù)哿?,何人不起故園情。
《古風·昔我游齊都》(節(jié)選)
昔我游齊都,登華不注峰。
茲山何秀俊,綠翠如芙蓉。
蕭颯古仙人,了知是赤松。
《贈僧崖公》(節(jié)選)
自言歷天臺,搏壁躡翠屏。
凌兢石橋去,恍惚入青冥。
《夢游天姥吟留別》(節(jié)選)
??驼勫?,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
《臨路歌》
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
馀風激兮萬世,游扶桑兮掛石袂。
后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
1984年,許培武在廣州古籍書店購得日本學者松浦久友撰寫《李白——詩歌及其內(nèi)在心像》一書。從那時起,盛唐偉大詩人李白飄逸、暢飲、仙游深入其心。30年后,許培武開啟了李白詩歌攝影項目,追尋詩仙足跡,從2013至2020年,出邊塞,入長安,登峨眉,游天姥,五行長江,三渡黃河,用照片圖寫了一部前無古人的《李白詩歌行旅圖》。
許培武
1990年代開始拍攝廣州城市影像,歷時20年完成《一座新城的肖像一一廣州珠江新城20年之變》,《南沙一一最后一只蜥蜴》,《廣州城像》城市三部曲。2010年后游歷河山,持續(xù)拍照《林泉高致一一向郭熙致敬》,《詩仙李白》。在《廣東美術(shù)館》,《恭王府博物館》,《廣州大劇院》,《法國自然與歷史博物館》,《伯明翰博物館》,《瑞士伯士尼博物館》舉辦個人重要展覽及參加國際重要攝影展。攝影作品被《中央美術(shù)學院美術(shù)館》,《廣東美術(shù)館》,《恭王府博物館》,《香港M+博物館》,《廣州天河區(qū)博物館》及瑞士收藏家烏里?希克典藏。
//=$row['title'] ?>//=$row['thumb']?>//=$row['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