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會員作品

李亞隆攝影作品:三峽筑壩人

來源: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網(wǎng) 作者:李亞隆 責編:張雙雙 2021-12-03

清機工何建,22歲,湖南張家界王家坪鄉(xiāng)人。張家界航空工業(yè)大學汽車檢測專業(yè)中專畢業(yè)?!敖Y婚才半年,原不打算出門,后有三峽打工機會,也舍不得放棄。來三峽工地半個月,現(xiàn)在好想家?!痹率杖?00元。

風鉆工屈代金、周章平和陳晶。屈代金(左),42歲,湖北秭歸縣茅坪鎮(zhèn)九里人,三峽移民。周章平(中),38歲,湖北松滋南海村人。陳晶(右),湖北宜昌市夷陵區(qū)中堡村人,三峽移民。月收入800元。

塔帶機副隊長伍進。27歲,四川蓬溪縣人,葛洲壩集團150項目部塔帶機二隊副隊長?!拔沂亲钅贻p的隊長,憑的是汗水?,F(xiàn)在最想的是學習,戀愛的事還得往后放?!痹率杖?200元。

電焊工張建鳳和潘紅愛。張建鳳(左)潘紅愛(右),同年生,26歲。同班同學,水電八局技校畢業(yè)。1998年后來到三峽工地。2003年8月結婚,現(xiàn)孩子放在湖南。潘紅愛技術出色,現(xiàn)為班長。張建鳳愛好文學,剛寫《誰是最可愛的人》,參加水電八局演講比賽。“三峽蠻苦、蠻累,也蠻有人情味,休息時,男同志都夸自家的老婆,有這些簡單的幸福,知足了?!睆埥P說。

混凝土工張建華。39歲,湖南沅陵縣七里坪鎮(zhèn)七里坪村人?!?999年和愛人一起來到三峽工地,我上班,她做飯。每月收入1200元,寄回家500元?!贝笈畠?5歲,上初三。小兒子6歲,上學前班,小孩和6畝責任田都交給父母,去年收了6000斤谷。

士官司機唐波。22歲。四川廣支市武勝縣龍亭鄉(xiāng)人。參軍就來到水電武警三峽指揮部。同年兵一百多人,后與其他十幾個人被挑中學開車?,F(xiàn)在開最大的運輸車卡特彼勒777。

混凝土副隊長韓建立。29歲。河南周口市淮陽縣城關鎮(zhèn)王莊村人。1993年來三峽打工,三年后當了班長,一周前升為副隊長。在家娶媳婦后帶到三峽,兒子在工地出生,現(xiàn)在工地旁上小學二年級。月收入1600元

電焊工向德志,25歲。湖南沅陵縣白田鄉(xiāng)落仙處村人。水電八局技校畢業(yè)后分到三峽工地。后愛上工地附近一個姑娘,去年結了婚。“湖北妹子顧家,我同班好幾個同學在工地附近找了愛人?!痹率杖?000元。

木模工馬木沙和工友,馬木沙(右一),40歲,甘肅廣河縣莊禾鎮(zhèn)莊禾村人。來三峽工地二年。妻子在家種地,去年收了小麥3000斤,土豆2000斤,玉米1000斤。大女兒12歲,上小學三年級。小女兒8歲,上小學一年級。月收入800元。

女工程師王劍和技師楊波,王劍,29歲。湖南衡陽市衡陽縣人。武漢電力學校畢業(yè)后到水電八局,1998年6月來三峽,在工地結婚,三歲女兒放在老家。楊波,29歲。湖南常德市桃源縣剪市鎮(zhèn)人。父親工傷犧牲后頂職。1994年來三峽工地,自修大專時,與湖北姑娘相愛結婚,女兒三歲。

查看大圖

清機工何建,22歲,湖南張家界王家坪鄉(xiāng)人。張家界航空工業(yè)大學汽車檢測專業(yè)中專畢業(yè)?!敖Y婚才半年,原不打算出門,后有三峽打工機會,也舍不得放棄。來三峽工地半個月,現(xiàn)在好想家。”月收入600元。

風鉆工屈代金、周章平和陳晶。屈代金(左),42歲,湖北秭歸縣茅坪鎮(zhèn)九里人,三峽移民。周章平(中),38歲,湖北松滋南海村人。陳晶(右),湖北宜昌市夷陵區(qū)中堡村人,三峽移民。月收入800元。

塔帶機副隊長伍進。27歲,四川蓬溪縣人,葛洲壩集團150項目部塔帶機二隊副隊長?!拔沂亲钅贻p的隊長,憑的是汗水?,F(xiàn)在最想的是學習,戀愛的事還得往后放。”月收入1200元。

電焊工張建鳳和潘紅愛。張建鳳(左)潘紅愛(右),同年生,26歲。同班同學,水電八局技校畢業(yè)。1998年后來到三峽工地。2003年8月結婚,現(xiàn)孩子放在湖南。潘紅愛技術出色,現(xiàn)為班長。張建鳳愛好文學,剛寫《誰是最可愛的人》,參加水電八局演講比賽?!叭龒{蠻苦、蠻累,也蠻有人情味,休息時,男同志都夸自家的老婆,有這些簡單的幸福,知足了?!睆埥P說。

混凝土工張建華。39歲,湖南沅陵縣七里坪鎮(zhèn)七里坪村人?!?999年和愛人一起來到三峽工地,我上班,她做飯。每月收入1200元,寄回家500元。”大女兒15歲,上初三。小兒子6歲,上學前班,小孩和6畝責任田都交給父母,去年收了6000斤谷。

士官司機唐波。22歲。四川廣支市武勝縣龍亭鄉(xiāng)人。參軍就來到水電武警三峽指揮部。同年兵一百多人,后與其他十幾個人被挑中學開車?,F(xiàn)在開最大的運輸車卡特彼勒777。

混凝土副隊長韓建立。29歲。河南周口市淮陽縣城關鎮(zhèn)王莊村人。1993年來三峽打工,三年后當了班長,一周前升為副隊長。在家娶媳婦后帶到三峽,兒子在工地出生,現(xiàn)在工地旁上小學二年級。月收入1600元

電焊工向德志,25歲。湖南沅陵縣白田鄉(xiāng)落仙處村人。水電八局技校畢業(yè)后分到三峽工地。后愛上工地附近一個姑娘,去年結了婚。“湖北妹子顧家,我同班好幾個同學在工地附近找了愛人。”月收入2000元。

木模工馬木沙和工友,馬木沙(右一),40歲,甘肅廣河縣莊禾鎮(zhèn)莊禾村人。來三峽工地二年。妻子在家種地,去年收了小麥3000斤,土豆2000斤,玉米1000斤。大女兒12歲,上小學三年級。小女兒8歲,上小學一年級。月收入800元。

女工程師王劍和技師楊波,王劍,29歲。湖南衡陽市衡陽縣人。武漢電力學校畢業(yè)后到水電八局,1998年6月來三峽,在工地結婚,三歲女兒放在老家。楊波,29歲。湖南常德市桃源縣剪市鎮(zhèn)人。父親工傷犧牲后頂職。1994年來三峽工地,自修大專時,與湖北姑娘相愛結婚,女兒三歲。

二十世紀下半葉開始,中國由傳統(tǒng)的農(nóng)業(yè)大國轉向工業(yè)化。三峽工程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自然成為中國工業(yè)化的一個典型樣本。三峽工程的建設者中,有科學家、工程師、工人,但更多的是農(nóng)民工。農(nóng)民個人的工人化就這樣和國家的工業(yè)化結合在一起。

攝影并文:李亞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