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翀:水城南開苗族跳花節(jié)
來源: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網(wǎng)
作者:高翀
責編:張雙雙
2022-12-02
2015年農歷二月十五日,水城南開苗族跳花節(jié) 自然自信的苗家姑娘
2016年農歷二月十五日,水城南開苗族跳花節(jié) 苗家新秀有期望
2012年農歷二月十五日,水城南開苗族跳花節(jié)競技表演
2015年農歷二月十五日,水城南開苗族跳花節(jié) 大型圓舞曲
2012年農歷二月十五日,水城南開苗族跳花節(jié)七仙女相聚
2013年農歷二月十五日,水城南開苗族跳花節(jié) 身作盛裝慶佳節(jié)
2015年農歷二月十五日,水城南開苗族跳花節(jié)向南開花場進軍
2013年農歷二月十五日,水城南開苗族跳花節(jié) 奔向南開三口塘
2013年農歷二月十五日,水城南開苗族跳花節(jié) 花兒朵朵
2013年農歷二月十五日,水城南開苗族跳花節(jié) 傳統(tǒng)競技
2013年農歷二月十五日,水城南開苗族跳花節(jié) 給小妹妹美一個
2016年農歷二月十五日,水城南開苗族跳花節(jié) 媽媽為我穿新衣、妹妹身旁吃大肉
2016年農歷二月十五日,水城南開苗族跳花節(jié) 萬人同慶
2016年農歷二月十五日,水城南開苗族跳花節(jié) 花季少年
2015、2016農歷二月十五日,水城南開苗族跳花節(jié) 英俊瀟灑的苗家俊才
2011、2016年農歷二月十五日,水城南開苗族跳花節(jié) 熱情奔放的苗家少女
2014年農歷二月十五日,水城南開苗族跳花節(jié) 新潮青年
2015、2016年農歷二月十五日,水城南開苗族跳花節(jié) 苗家兒女 時尚裝
查看大圖
2015年農歷二月十五日,水城南開苗族跳花節(jié) 自然自信的苗家姑娘
2016年農歷二月十五日,水城南開苗族跳花節(jié) 苗家新秀有期望
2012年農歷二月十五日,水城南開苗族跳花節(jié)競技表演
2015年農歷二月十五日,水城南開苗族跳花節(jié) 大型圓舞曲
2012年農歷二月十五日,水城南開苗族跳花節(jié)七仙女相聚
2013年農歷二月十五日,水城南開苗族跳花節(jié) 身作盛裝慶佳節(jié)
2015年農歷二月十五日,水城南開苗族跳花節(jié)向南開花場進軍
2013年農歷二月十五日,水城南開苗族跳花節(jié) 奔向南開三口塘
2013年農歷二月十五日,水城南開苗族跳花節(jié) 花兒朵朵
2013年農歷二月十五日,水城南開苗族跳花節(jié) 傳統(tǒng)競技
2013年農歷二月十五日,水城南開苗族跳花節(jié) 給小妹妹美一個
2016年農歷二月十五日,水城南開苗族跳花節(jié) 媽媽為我穿新衣、妹妹身旁吃大肉
2016年農歷二月十五日,水城南開苗族跳花節(jié) 萬人同慶
2016年農歷二月十五日,水城南開苗族跳花節(jié) 花季少年
2015、2016農歷二月十五日,水城南開苗族跳花節(jié) 英俊瀟灑的苗家俊才
2011、2016年農歷二月十五日,水城南開苗族跳花節(jié) 熱情奔放的苗家少女
2014年農歷二月十五日,水城南開苗族跳花節(jié) 新潮青年
2015、2016年農歷二月十五日,水城南開苗族跳花節(jié) 苗家兒女 時尚裝
水城南開苗族跳花節(jié),有著特殊的歷史紀念意義,傳說農歷二月十五日是苗家南遷過程中突破敵軍重重包圍的日子,為了紀念遷涉路程中取得的重大勝利,每年農歷二月十五日,苗族同胞自發(fā)舉行民間節(jié)慶大集會,以示紀念;同時也是苗族同胞傳承本民族文化和相互交流最為重要的節(jié)慶活動。
自古以來,苗族同胞就有自強不息、頑強拼搏和堅持與堅守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每逢跳花節(jié)這天,水城南開三口塘周圍苗族同胞從四面八方趕來,稍遠一點集中前往的有畢節(jié)的威寧、赫章、納雍、織金等地的苗族同胞,也有全國不少地區(qū)來參加活動的,還原來自五湖四海的海外友人也絡繹不絕。南開三口塘跳花節(jié)早已發(fā)展成為黔西北最大的民族節(jié)日集會地,成為中外有名的民俗民風藝術博覽會。
為了迎接這一盛會,有的則是提前幾天就趕到花場附近的親戚家,等著參加精彩的跳花節(jié)活動?;顒悠陂g有數(shù)百名蘆笙能手表演蘆笙舞曲,苗家兒女齊歡唱,臺上獻藝展示才華等精彩演出,花場上各種各樣商品、小吃琳瑯滿目,市場上商人、人間藝人、人民大眾熱鬧非凡,據(jù)統(tǒng)計2016年參加南開苗族跳花節(jié)的人數(shù)超過十萬,整個跳花場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
特別是小花苗蘆笙舞悠揚悅耳,蘊涵著苗族人民千百年來的變遷歷史與人文精神,是苗族傳統(tǒng)得以繼承與發(fā)揚的重要載體。跳花節(jié)上人們訪親會友、談情說愛,較好地保留了千古以來小花苗支系的民族民間文化和獨特風格,構成了中國鄉(xiāng)土文化社會的基本內容之一。
古老的吹奏技藝形式多變、曲調講究;刺繡、蠟染、挑花內容豐富多彩,是小花苗支系服飾的核心和靈魂,支系服飾中的“花背”是小花苗支系服飾工藝的集中體現(xiàn)和精華,其圖案、配色極為講究,且因圖案中隱喻的該民族支系的遷徙史、戰(zhàn)爭史、發(fā)展史等極具藝術價值研究價值。
隨著城鎮(zhèn)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苗族青壯年外出務工和在外工作,他們恰恰是傳承小花苗文化的中堅力量,隨著這些青壯年的流失,像小花苗蘆笙舞、挑花、刺繡、蠟染也失去了傳承主體,漸漸影響和阻礙苗族同胞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南開苗族跳花節(jié)正面臨著衰退的危機,期望得到本民族和有關單位的重視,為保護和傳承優(yōu)秀民族民間文化發(fā)聲發(fā)力!
攝影并文:高翀
//=$row['title'] ?>//=$row['thumb']?>//=$row['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