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佳作 | 黃一鳴:海南故事
來源: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網(wǎng)
作者:黃一鳴
責編:張雙雙
2023-05-18
海南建省掛牌-1988年-海口
1988年4月26日,海南省委正式掛牌 。海口
1989年,海口市龍昆路上最后的一片田地。海南建省之初,??趦H是個20萬人的小城市,市容破舊不堪,馬路上沒有紅綠燈,城市周圍仍被大片大片的荒野和耕地包圍著。海口
1992年,不少闖海南島的年輕人開始在海南省成家立業(yè),這是一家企業(yè)為年輕人舉辦的集體婚禮。
1992年,海南為了提高知名度和美譽度以及招商引資,舉辦了首屆海南國際椰子節(jié),來自國內(nèi)外的賓朋歡聚一堂。這是海南建省后舉辦的最大一次文化節(jié)慶活動。 1992年 ,???/p>
1993年,海南省第一批磁卡電話在??谑薪诸^投入使用。
乘船進海南島的大陸人。1988年,???/p>
??诖笥⑸綑C場保安 1995年 ,???/p>
??谌嗣駨V場表演的馬戲團成員。1993年
海口市東湖人才墻聚集的闖海者。1989年。
海口市東湖人才市場 。1993年,???/p>
建省之初十萬人才過海峽。1991年。
進入海南大特區(qū)的旅客。1990年。
在??谛赂鄞a頭尋找失散的家人。1993???/p>
著名的醫(yī)學專家、國際愛國主義戰(zhàn)士馬海德在海南島。1982年 ,三亞
2001年攝于??谑薪诸^的一起交通事故。
洋浦某工地開工儀式,1996年 。
純樸的海南農(nóng)村,椰子樹成了兒童健身所。2002年,陵水
1999年,紅色娘子軍王先梅(左)、王運梅(中)、潘先英老戰(zhàn)士。黃一鳴攝影
三沙市成立的當天,三位海軍戰(zhàn)士用手機拍照留念。2012年,永興島。
兩條巨大的箭旗魚。1998年,三亞。
黃昏時分,夕陽西下,黎族先住民趕著牛群,挑著撿來的木材走在回家的路上。2002年昌江。
黎族苗族“三月三”活動總是多姿多彩,花樣百出。1992年五指山。
黎族年輕男女在跳具有代表性的竹竿舞。1994年五指山。
五指山春城機場開工儀式吸引了附近黎村苗寨的先住民,工地的巨輪車成了理想的看臺。1993年五指山。
海南某集團員工為保亭縣三道中心小學特困兒童捐款當天,黎苗族學生們衣著節(jié)日盛裝,興高采烈地歡迎他們的到來。2004年,保亭山道。
新郎林正龍與新娘符梅穿著從城里租來的現(xiàn)代婚紗,還從城里請來了攝影師拍照。他們從茅草屋一直走到婚慶現(xiàn)場,滿滿的幸福感。2007年昌江王下。
海南保亭六弓鄉(xiāng)黎村醫(yī)院設備簡陋,醫(yī)務人員只可以開展一些小的外傷手術(shù)。2006年保亭。
無論在什么場合黎族姑娘的睡姿都相當優(yōu)美。2006年東方江邊。
查看大圖
海南建省掛牌-1988年-???/p>
1988年4月26日,海南省委正式掛牌 。???/p>
1989年,??谑旋埨ヂ飞献詈蟮囊黄锏?。海南建省之初,??趦H是個20萬人的小城市,市容破舊不堪,馬路上沒有紅綠燈,城市周圍仍被大片大片的荒野和耕地包圍著。海口
1992年,不少闖海南島的年輕人開始在海南省成家立業(yè),這是一家企業(yè)為年輕人舉辦的集體婚禮。
1992年,海南為了提高知名度和美譽度以及招商引資,舉辦了首屆海南國際椰子節(jié),來自國內(nèi)外的賓朋歡聚一堂。這是海南建省后舉辦的最大一次文化節(jié)慶活動。 1992年 ,???/p>
1993年,海南省第一批磁卡電話在??谑薪诸^投入使用。
乘船進海南島的大陸人。1988年,???/p>
??诖笥⑸綑C場保安 1995年 ,???/p>
海口人民廣場表演的馬戲團成員。1993年
??谑袞|湖人才墻聚集的闖海者。1989年。
??谑袞|湖人才市場 。1993年,海口
建省之初十萬人才過海峽。1991年。
進入海南大特區(qū)的旅客。1990年。
在??谛赂鄞a頭尋找失散的家人。1993???/p>
著名的醫(yī)學專家、國際愛國主義戰(zhàn)士馬海德在海南島。1982年 ,三亞
2001年攝于??谑薪诸^的一起交通事故。
洋浦某工地開工儀式,1996年 。
純樸的海南農(nóng)村,椰子樹成了兒童健身所。2002年,陵水
1999年,紅色娘子軍王先梅(左)、王運梅(中)、潘先英老戰(zhàn)士。黃一鳴攝影
三沙市成立的當天,三位海軍戰(zhàn)士用手機拍照留念。2012年,永興島。
兩條巨大的箭旗魚。1998年,三亞。
黃昏時分,夕陽西下,黎族先住民趕著牛群,挑著撿來的木材走在回家的路上。2002年昌江。
黎族苗族“三月三”活動總是多姿多彩,花樣百出。1992年五指山。
黎族年輕男女在跳具有代表性的竹竿舞。1994年五指山。
五指山春城機場開工儀式吸引了附近黎村苗寨的先住民,工地的巨輪車成了理想的看臺。1993年五指山。
海南某集團員工為保亭縣三道中心小學特困兒童捐款當天,黎苗族學生們衣著節(jié)日盛裝,興高采烈地歡迎他們的到來。2004年,保亭山道。
新郎林正龍與新娘符梅穿著從城里租來的現(xiàn)代婚紗,還從城里請來了攝影師拍照。他們從茅草屋一直走到婚慶現(xiàn)場,滿滿的幸福感。2007年昌江王下。
海南保亭六弓鄉(xiāng)黎村醫(yī)院設備簡陋,醫(yī)務人員只可以開展一些小的外傷手術(shù)。2006年保亭。
無論在什么場合黎族姑娘的睡姿都相當優(yōu)美。2006年東方江邊。
這是我用40多年時間拍攝的一個故事,它記錄了中國最大特區(qū)海南省走過的風風雨雨的歷程;我用紀實手法記錄著海南的人生百態(tài),記錄著時代的變遷,希望以真切質(zhì)樸的畫面,體現(xiàn)出海南黎村的生活百態(tài)。這里有黎村苗寨質(zhì)樸的生活場景,也有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在黎村苗寨留下的印記……樓高車快擋不住黎家風情,五光十色遮不住質(zhì)樸的本色,這就是我所講述的“海南故事”。
我希望《海南故事》是在平靜中記錄了歷史,記錄了社會,記錄了習以為常的時代變遷和普通百姓的生活;是反映中國一個地區(qū)在特定時期,發(fā)生在不同場景下不同人物和不同事件的故事,一幅圖片可以是一個故事仰或幾個故事??梢哉f,對于今天的海南來說,《海南故事》里的每一個瞬間,都是值得回味的故事,更是難以忘懷的歷史。
攝影并文:黃一鳴
//=$row['title'] ?>//=$row['thumb']?>//=$row['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