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自述
在浙江某市場附近,每晚有少則百余人,多時達兩千多的農(nóng)民工,露宿街頭巷尾。這些農(nóng)民工大多來自江西、貴州、云南、湖南、安徽、四川、浙江等地。他們?nèi)缤蒡鲆粯?,過著朝不保暮的生活。他們沒有固定的居所,經(jīng)常以廣場、人行道、屋檐下、墻腳和店鋪門口等作為棲息場所,或坐、或躺、或睡。悶熱的夏季,半裸或全裸而睡;寒冷的冬天,舊棉絮、廢棄的廣告布既當被子又當席。
這些可憐、可愛的人,有剛來這里沒幾天,尚未找到工作的;有拿不到自己滿意的工資而另謀出路的;有長期打零工、開摩的、拉三輪的,甚至還有十幾年沒回過老家的流民。他們?yōu)榱松?,離開可愛的至親和溫馨并不富裕的家,來到陌生的城市打拼,見證了城市的發(fā)展壯大。與他們交流時,回答的卻是同一個答案:“一天12小時上班,有時還要加班加點。一個月只能休息一天,還被老板扣押一個月左右的工資。物價天天見漲,工資卻很低?!?/p>
這些城市里的蜉蝣,雖短促,卻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