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拍攝野生動物
前期準備
1.尋找能拍攝的野生動物
對于廣大的攝影愛好者來說,可以觀察自己居住的周邊環(huán)境,留意季節(jié)的變化。俯下身去,是可以看到一些野生動物的。即使在城市,我們還是很容易見到鳥,鳥是很好的拍攝對象,不同的季節(jié)會有不同種類的鳥經過我們的身邊。
我個人的經驗是,依托研究項目和保護區(qū)工作人員的訊息,這是我選擇較多的方式,非常有效。
2.野外拍攝裝備
根據目的地的生態(tài)類型和拍攝季節(jié)氣候攜帶相應的裝備。如西雙版納熱帶季雨林氣候,天氣較熱,穿著宜涼爽。如青藏高原早晚溫差較大,即使夏季也得帶上厚衣服;冬天就得考慮防寒,要帶厚襪子和圍巾帽子。野外最好穿透氣性好的衣服。 隱蔽帳是長時間伏守的好工具,有獨立的空間,便于把自己隱藏起來拍攝。 野外攝影者的服裝顏色,盡可能和環(huán)境顏色類似,諸如迷彩服之類。 藥品方面,應該攜帶一些腸胃、蚊蟲叮咬方面的藥品,感冒藥、創(chuàng)可貼,熱帶地區(qū)還要準備蛇藥。 食物方面,壓縮餅、糖果是不錯的選擇。有人帶巧克力但容易融化。若野外做飯就得帶上全套餐具,尋找朽木、動物的糞便當燃料。
3.相機的選擇
相機必須有高速連拍能力,野生動物拍攝的機會稍縱即逝,最精彩瞬間出現是非常短暫的,當鏡頭和它的眼神相對的一剎那,動物就要做出反應了,留給快門反應的時間只有零點幾秒。如果在原始森林等環(huán)境,光線可能不太理想,如果相機的高感光度成像優(yōu)秀,則允許使用更高的快門速度,更能提高成功幾率。野外拍攝環(huán)境千變萬化,高溫、低溫、潮濕、隨時被雨淋,這對相機防水性能、快捷能力、穩(wěn)定性提出更高的要求。我現在使用的相機是佳能 EOS-1D Mark IIN、EOS-1D Mark Ⅲ,能滿足我目前的拍攝要求。
4.鏡頭的選擇
拍攝野生動物最大的特點是不能過于接近拍攝對象, 300mm或400mm遠攝鏡頭是最基本的要求,500mm以上的大光圈定焦才是拍攝利器。穩(wěn)定性、便攜性、防抖能力也是要考慮的因素。我使用最多的是佳能的500mmF/4鏡頭。
如果不是猛獸,拍攝范圍比較小、離被攝體又不太遠,也可用70-200mm變焦鏡頭,而拍攝大面積溫柔型野生動物,如鳥類或不太怕人的食草動物,可以使用廣角鏡頭。
5.必要的附件
如果在移動中拍攝野生動物可不必準備三腳架,但如果在固定地點伺機拍攝最好準備三腳架或獨腳架。焦距越長需要的快門速度越快,所以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就一定要使用三腳架。
在需要更長焦距時,增倍鏡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因為增倍鏡的體積小,重量輕,攜帶方便。要說明的是,使用增倍鏡后對圖像質量會有一定的影響,通常加1.4×后的圖像質量是還是可以的,加2×后的銳度就有一定的損失了。
高容量的存儲卡、充足的電池也是必須的,望遠鏡是觀察的好工具,建議輕裝上陣,器材過多行動不便。
其他事項
1.保護好自己
拍攝野生動物就好像和野生動物捉迷藏,時刻要讓自己和環(huán)境融為一體,這是一個重要原則,便于隱藏自己。到非保護區(qū)拍攝野生動物最好邀請當地人做向導,切忌獨自深入,以免出現意外,尤其是拍攝兇猛的野生動物更要注意這一點。最好二三人同行,互相幫助。
2.保護好動物
拍攝野生動物最終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保護野生動物,因此無論在什么地方拍攝,都不應該傷害野生動物及周圍的植被,更不能破壞當地自然環(huán)境和景觀,這是每個拍攝野生動物的人必須嚴格遵守的道德規(guī)范。如果到國家和地方的動物自然保護區(qū)內拍攝,事先一定要征得有關部門的同意,不得擅自闖入,同時要嚴格遵守有關法律法規(guī)。
拍攝技巧
1.拍攝時機
野生動物攝影者處于被動地位,不能支配動物的行為,因此要熟悉野生動物的習性和生活規(guī)律,這一點既可親自觀察,也可向專家或當地人請教。掌握了野生動物的習性和活動規(guī)律后,攝影者就能變被動為主動。這時你的觀察能力也會有很大變化,會發(fā)現許多可拍攝的鏡頭,如喂食、求偶等場面。
拍攝最好的時間是太陽出來后的兩個小時和太陽落下前的兩個小時,大多數野生動物出來活動、覓食喝水,這時光線比較柔和,帶有暖色。中午的光線太強,在此時間段拍攝的照片多帶有對比很強烈的陰影。多云或陰天時光線也比較柔和,比較適合拍攝。
2.快門速度
野生動物動作比較快,一般拍攝動態(tài)鏡頭時宜用1/250秒、1/500秒高速快門。當快速奔跑的動物在鏡頭前橫向移動時,有時得用1/1000秒高速快門??刂瓶扉T速度的原則是:被攝體在鏡頭前橫向移動要用高速快門,縱向移動可相應降低快門速度。捕捉野生動物動態(tài)畫面宜用快門優(yōu)先AE模式。
3.測光模式的選擇
我用得比較多的測光方式是評價測光和中央重點測光,在要求快速構圖時,相機的設置狀態(tài)經常是評價測光。在自然環(huán)境中拍攝野生動物時,由于背景顏色一般都比較深,而且很多動物的毛色接近自然環(huán)境的顏色,如果按相機測光值曝光則背景比較亮,主體不突出。如果被攝體皮毛是深色的,一般可減0.5EV。時間比較充裕時,可以考慮選用點測光。
4.怎樣快速準確對焦
由于經常拍攝的是動態(tài)物體,對焦模式一般選用伺服對焦。為拍攝到令人滿意的鏡頭,最好用連拍模式連拍幾張,從中選擇最好的一兩張,這樣比較保險。
5.拍攝角度與構圖
在沒有時間做精細構圖的情況下,我一般選擇中心點對焦,憑著直覺的連續(xù)拍攝。很多野生動物在眼前稍縱即逝,首要的是“拍到”。
在拍攝水上的鳥類時,盡量低角度,角度越低,就越能獲得好的背景和漂亮的倒影。如果能取得跟小鳥眼睛平衡的角度最好,如果不能,也要使用盡量低的角度。
要將到被攝體所處的自然環(huán)境作為背景,野生動物的畫面應該是“自然環(huán)境中的野生動物”,否則觀眾會認為你是在動物園里拍的。
背景對一張照片是極為重要的,干凈的背景可以令人的注意力很自然地落在主體上。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背景就越好。因為使用長焦鏡頭拍攝到的角度非常小,所以只需要稍稍移動,就能獲得完全不同的背景。
作者:奚志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