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shù)

無形

來源:Photointer 作者:高輝 責(zé)編:suyuezhuo 2016-06-03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大圖

1

2

3

4

5

6

7

8

9

10

   “沙痕小照”與“大象無形”


   記得還是孩提時代,每每走過小河邊,我便對河床上到處都是裸露的、被水沖蝕的沙痕充滿了好奇。那鱗次櫛比與變化無窮的沙痕紋理,就像一幅幅美妙而神秘的圖畫,在我幼小的心靈中留下深深的印記……時光荏苒,轉(zhuǎn)眼間自己已是知天命的人了。感嘆人生攸忽幾十載,沒有什么值得張揚的事情大動人心,倒是十幾年癡迷的攝影愛好,讓我從中體味到了無窮的樂趣。

   學(xué)攝影已經(jīng)時日不算短了,攝影發(fā)燒過程中,我常常問自己:到底要拍攝什么為好?名山大川之風(fēng)光,人山人海之盛況,典型事件之時節(jié)……這些壯觀宏大的題材的確是我們攝影人趨之若鶩的亮點;可我從一心追求大題材到返樸歸真的實踐軌跡中也深深感觸到:我們身邊的一些凡俗事物,一些看似不起眼的東西,往往蘊含著特有的美,或許還是我們苦苦求索的大象無形之美。

   沙痕,那平平常常、悄沒聲息的沙痕,那無以言狀、美侖美奐的沙痕,早與我結(jié)下不解的情緣。每當(dāng)我走近大小河流的岸邊,一種純真的童心就會怦然而生。我總是迫不及待地舉起手里的相機(jī),拍了一張又一張,把我對沙痕的美的感受忠實地記錄下來。這組拍攝的沙痕作品,就是從我眾多的沙痕照片中遴選出來的。此前,我很想給它們冠上一個很好的名稱,卻百思不得其名,只好以簡單的《無形》兩個字用作命題。

   “無形”,是從“大象無形”這個成語引伸而來。溯其源淵,它最早是由中國古代偉大的哲學(xué)家、思想家和道家學(xué)派鼻祖老子,在《道德經(jīng)》中講到“大象無形”。其意是指大物象、大氣派、大境界往往是無形無狀與無拘無束的。老子論“道”提出“象”、“無”、“形”等概念,實指無則多,多則無,這就是辯證法,是對世界萬物的本原及特征的概括旨要。我們熱愛攝影這門藝術(shù),要真正弄明白什么才是我們想要拍攝的美好的東西?老子的“大象無形”就是最好的詮釋,對我們?nèi)绾闻某龊米髌肪哂泻艽蟮膯⒌吓c點撥作用。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組照片,就是從距離我的故鄉(xiāng)不遠(yuǎn)的黃河灘上拍攝的。幼兒時代喜歡看這撲朔迷離的美的沙痕,那是一種天真的物象感覺。而今我把它們拍攝成作品,是在物象感覺的基礎(chǔ)上,用相機(jī)把自己心中的意象描繪了出來。在這組照片里,沒有任何的其它,只有那普通的純粹的沙子,一些平實俗見的沙子的痕跡。而這些沙痕,又呈現(xiàn)出千變?nèi)f化的象形。我們從線條上,可以看到的是盤旋的、奔放的、和緩的、粗獷的線條,這線條靈動奇趣渾然天成;從光影上,可以看到的是明快的、深沉的、淡雅的、濃重的光影,這光影斑駁陸離恰到好處;色彩上,以黑白灰為基調(diào),深淺相宜,層次分明,簡潔雅致的色調(diào)遠(yuǎn)勝過萬紫千紅的俏艷;細(xì)節(jié)質(zhì)感上,沙子以其特有的顆粒質(zhì),結(jié)聚成明晰美妙的紋理,既表現(xiàn)出樸實無華的莊重大方,又展示出溫潤細(xì)膩的柔和情調(diào)。這些沙痕粗粗細(xì)細(xì),虛虛實實,千變?nèi)f化,巧奪天功。乍見它渺小單純,
卻能將點線、光影、色彩等絕妙結(jié)合起來,盡現(xiàn)出大自然的無比壯美。我把相機(jī)聚焦在這個再平實不過的對象上,在“無形”之中捕獲到了“大象”,從真實之中提煉出了抽象,從而也使自己的攝影創(chuàng)作理念有了一個新的升華。

   這些“無形”的沙痕小照,既是我用相機(jī)對客觀存在的自然寫真,又是我從內(nèi)心世界的記憶、感悟與體驗中抽取的物象,轉(zhuǎn)化成了抽象概念。照片中的沙痕,以真實的線條、色彩、質(zhì)感等要素組成美之大象;而它像煙像云又像風(fēng)的抽象呈現(xiàn),又演繹出若有若無、似有非有之無形。老子“大象無形”中對“無”的定義并不是完全的沒有,而先是“有”中生“無”,繼而“無”中生“有”,在抽象的層面上完成了轉(zhuǎn)化。一個不斷追求高境界的攝影人,要以一種至真至誠的心靈,去感知、認(rèn)識和挖掘現(xiàn)實生活之精髓,不僅要重視宏大的攝影題材,更要注重身邊平實的物象,因為往往在此類不起眼的“沙痕小照”中映射出“大象無形”的真美。

   濮陽市高輝

   2012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