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有兵攝影作品:打工
來源:影像國際網
作者:占有兵
責編:zss
2016-06-03
2008年5月19日,廣東省東莞市。汶川大地震后的頭七,全國哀悼日,電子廠的車間停工三分鐘,為幸遇難的同胞默哀。
2008年7月29日,廣東省東莞市。電子廠的保安員合影。大型電子廠員工總數(shù)超過2萬人,有200多名保安。
2009年10月1日,廣東省東莞市。打工者們在長安廣場觀看大屏幕上轉播的國慶大閱兵。
2009年12月31日,廣東省東莞市。電子廠舉行消防疏散演習,結束后,入廠和出廠的人擠在一起。上班時,員工的鞋子放在入口的鞋柜內,消防演習時,他們直接從車間被快速疏散到室外,演習結束后,他們要回到鞋柜區(qū)去穿鞋。
2011年1月5日,廣東省東莞市。電子廠的打工者在更衣室進行工間休息。工間休息每次10分鐘,上午和下午各一次。工廠生產高精密的電子產品,車間全部是無塵室。
2013年1月29日,廣東省東莞市。電子廠的員工食堂。
2013年2月2日,廣東省東莞市。臨近春節(jié),打工者們準備返鄉(xiāng),長安汽車站的長途乘車處,背著行李的打工者在人群中艱難地挪動。
2013年7月9日,廣東省東莞市。電子廠打工者的儲物柜。每一個柜子,對應著一名打工者。
2013年7月30日,廣東省東莞市。電子廠的打工者在工位上進行工間休息。工間休息每次10分鐘,上午和下午各一次。
2013年7月30日,廣東省東莞市。電子廠的生產線,工廠主要生產高精密的電子產品。
2014年6月14日,廣東省東莞市。工業(yè)區(qū)的標牌。工業(yè)區(qū)密集地分布著各類工廠,數(shù)萬名打工者在不同的工廠打工。
2014年8月14日,廣東省東莞市。電子廠打工者的手。
查看大圖
2008年5月19日,廣東省東莞市。汶川大地震后的頭七,全國哀悼日,電子廠的車間停工三分鐘,為幸遇難的同胞默哀。
2008年7月29日,廣東省東莞市。電子廠的保安員合影。大型電子廠員工總數(shù)超過2萬人,有200多名保安。
2009年10月1日,廣東省東莞市。打工者們在長安廣場觀看大屏幕上轉播的國慶大閱兵。
2009年12月31日,廣東省東莞市。電子廠舉行消防疏散演習,結束后,入廠和出廠的人擠在一起。上班時,員工的鞋子放在入口的鞋柜內,消防演習時,他們直接從車間被快速疏散到室外,演習結束后,他們要回到鞋柜區(qū)去穿鞋。
2011年1月5日,廣東省東莞市。電子廠的打工者在更衣室進行工間休息。工間休息每次10分鐘,上午和下午各一次。工廠生產高精密的電子產品,車間全部是無塵室。
2013年1月29日,廣東省東莞市。電子廠的員工食堂。
2013年2月2日,廣東省東莞市。臨近春節(jié),打工者們準備返鄉(xiāng),長安汽車站的長途乘車處,背著行李的打工者在人群中艱難地挪動。
2013年7月9日,廣東省東莞市。電子廠打工者的儲物柜。每一個柜子,對應著一名打工者。
2013年7月30日,廣東省東莞市。電子廠的打工者在工位上進行工間休息。工間休息每次10分鐘,上午和下午各一次。
2013年7月30日,廣東省東莞市。電子廠的生產線,工廠主要生產高精密的電子產品。
2014年6月14日,廣東省東莞市。工業(yè)區(qū)的標牌。工業(yè)區(qū)密集地分布著各類工廠,數(shù)萬名打工者在不同的工廠打工。
2014年8月14日,廣東省東莞市。電子廠打工者的手。
中國制造聞名全球,其背后,就是無數(shù)個象我一樣,在工廠默默地干活的農民工。我們經歷了找工難、管理嚴、生存寒、被罰款、被處分、被開除、查暫住證被抓、工廠倒閉被欠薪等困境。
東莞,是我打工時間最長的地方,也是中國制造最具代表性的區(qū)域。這里的工廠,以來料加工企業(yè)為主,大量的勞動力在生產線上從事手工勞動。工廠的特點,就是人多,工作量大,加班時間長。打工者,就象生產線上的一個元件,被秩序化、密集地排列在一起,從事高度細化的工序,周而復始地格式化運作。生產線高效率的節(jié)奏,從車間延伸到打工者生存的每一個空間。我們的打工生活,就是在人頭涌涌的環(huán)境下生存。工作之余,仍是密集化地生存,招工擠、下班擠、吃飯擠、睡覺擠、乘車擠、逛街擠、返鄉(xiāng)擠。
打工者的青春,在流水線上消逝,隨著產品出口。留給打工者的,是過度勞累后帶著傷病的身體,是長期從事高度細分工作之后而產生的機械、遲鈍的思維。最終,在城市付出了青春,向往城市卻被城市拋棄,前途迷茫、未知---
//=$row['title'] ?>//=$row['thumb']?>//=$row['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