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險的藤篾橋
獨龍族地區(qū)交通閉塞與艱險是古今歷史上所罕見的。因為它所處的地區(qū)是兩座陡峭的高山夾著一條入柱的獨龍江, 兩山之處是懸崖峭壁,要過江就只有藤篾橋或者溜索, 這種橋是以四根藤繩橫跨江面,兩根平行在上,兩跟在下,鋪上四根細(xì)竹。人在上面行走,由于視差的關(guān)系,走橋中央時,搖晃很大常使人感到頭暈?zāi)垦?,以往就有不少外人來心生恐懼而掉落江?nèi)。
巴坡完小上課的小孩
一般而言,住在山區(qū)或鄉(xiāng)村的小孩較城市小孩活潑,在獨龍江流域的獨龍小孩也不例外。雖然,巴坡完小的教育設(shè)施缺乏,但孩童在沒課時仍可在大自然的環(huán)境下接受成長。這里的孩童一年四季幾乎只穿一件衣服。在冬季氣溫雖低,早晨,他們只是手里提著用細(xì)藤吊著的小火爐,一路晃到學(xué)校,有些小女孩還背著自己的弟妹上學(xué),在和他們相處的期間,他們都樂于拍照,甚至有個小男孩,還把他父親早已不堪使用中共制珠江相機拿出來和我對拍,十分有趣。雖與外界隔絕,但獨龍江流域的小孩淳樸活潑的格性,由此可見一斑。
剽牛祭天儀式
“卡雀娃”(過新年)中的剽牛祭天是獨龍族非常重要儀式,這是對天神的祭祀,借著殺牛的方式, 除了可表現(xiàn)獨龍族男性勇敢的一面外,另外,是乞求天神保佑全族五谷豐收,人畜平安。這個儀式也象征家族大團員的意味,所以全村或全族都會參加。儀式大致分成四個步驟,先是由主祭祀者將牛牽到主祭場中央的木樁,然后在念祈禱文,隨后婦女和觀眾在牛周邊唱歌跳舞,等剽牛士進場后,往往觀眾與牛的情緒都達(dá)到最高潮,在一陣刺殺,牛倒地后,將牛肢解分給群眾,每人一份,儀式到此就算正式結(jié)束。
馬幫運補
馬幫,一群活在中國西南省份的運輸隊伍,一般鐵、公路不易到達(dá)地區(qū),都必須依靠騾馬運補,而藏族的馬幫也是此行中的能手。也許馬幫活動區(qū)域過于辛苦, 以至,一直不為外人所知,但與他們相處過后就可發(fā)覺,這樣的生活必須要有極大的勇氣,因為沒有任何一位馬鍋頭能預(yù)知崇山險阻的羊腸小道的天候變化。此外,他們也必須要了解每一匹馬的性格,能揣測馬的情緒,雖然每日這些騾馬都要行上幾十公里的路程,但只要休息時刻,馬主人總會先照料勞苦的騾馬,喂上最好的飼料, 幫它們跟換損壞的馬蹄,給它們醫(yī)病。所以,另人敬佩的是它們和騾馬的依存關(guān)系,在日常生活,好似親兄弟般的親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