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影像傳播與運營發(fā)展”經驗分享會:展望未來趨勢 共話行業(yè)發(fā)展
機遇來了,只留給做好積累的人:新的一年我們再出發(fā)!——互聯網+與影像,看上去很“登對”,問題是如何雙劍合壁共闖天涯?2017年1月20日是農歷小年,《漢書·五行志》中說:“灶者,生養(yǎng)之本?!边@是辭舊迎新的日子,也是收獲分享的日子。就在這一天,由中國攝影家協會新媒體委員會主辦、中國文聯攝影藝術中心信
2017-01-25
從上海出發(fā),民國影像中的那些景、那些事、那些人
民國上海的攝影現代性追尋顧錚上海在中國現代攝影的發(fā)展進程中,占有重要的歷史地位。上海是攝影最早在中國上岸的地點之一。隨著攝影向現實生活中各方面的滲透,人們對其所具有的娛樂性與文化消遣功能也給予了同樣的關注。攝影成為了城市中產階級展開交際的媒介,而活躍于都市的民間攝影社團也鼓勵了攝影的這一
2017-01-20
媒體正在淪為今日頭條們的“內容工人”?
因為創(chuàng)始人張一鳴再次在采訪中重申“不設總編輯”與“算法沒有價值觀”,關于今日頭條的算法推薦的優(yōu)劣之爭喧嘩再起,連《人民日報》都跳出來呼吁《算法盛行更需“總編輯”》;而剛從豌豆莢出走,新頭銜為“輕芒雜志聯合創(chuàng)始人”的王俊煜也在知乎上發(fā)聲,針鋒相對地指出“技術是有價值觀的,取決于你想用來做什么”。關于今
2017-01-19
是什么讓我們變得更“懶”和更“笨”?
如果您剛好讀過本網今日發(fā)過的一篇名為《媒體正在淪為今日頭條們的“內容工人”?》的文章,如果您也是一名傳媒人,有沒有感到身處在到處“顛覆式創(chuàng)新”的環(huán)境而無所適從呢?如果說在思辨性是人類的智慧之一,那么我想在這個充滿“信息爆炸”的“黑天鵝”時代,思辨與批判就是在大海中不至于迷航的核心能力之一。接下來就為
2017-01-18
跳票3年終以倒閉收場 Lily揭開了無人機哪些真相?
導語:繼全球范圍內的裁員潮席卷數家無人機公司后,曾三度跳票的Lily也敵不過現實困境,萬劫不復。今天Lily無人機兩位創(chuàng)始人聯名給預訂用戶發(fā)出一份郵件,承認公司無法按期發(fā)貨,并將宣告公司關閉,將預定款返回到用戶手中,這也正式宣告在無人機行業(yè)引來無數關注和爭議,并多次跳票的這家明星無人機公司宣告倒閉。
2017-01-17
回歸攝影之路
1853年,美國海軍準將馬修·佩里率領艦隊敲開了日本的大門。自此,日本開始大量接受來自西方的文化。1860年代之后,照相館開始迅速在日本各地出現并很快得到普及。在那個時代,去照相館拍照這種行為,就是證明自己擁有迎接新時代的勇氣。隨著攝影在日本接受度的提高與發(fā)展,攝影很快就與日本傳統(tǒng)工藝相結合,出現了
2017-01-13
藝術評論家約翰?伯杰辭世
2017-01-12
一位影像的觀察者約翰?伯杰:堅定地走在進步的道路上
攝影專家齊聚成都:影像市場在中國,到底還有多長的路要走?
在近日由中國攝協、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等主辦的“圖片產業(yè)發(fā)展與攝影版權維護專家談”活動中,業(yè)界專家普遍認為,雖然近年來我國攝影市場的發(fā)展有目共睹,但我國攝影收藏體系的構建仍有較長的路要走。ARTNET價格數據庫提供的數據顯示,就中國藝術市場中攝影藝術所占份額而言,攝影作為藝術品在各個藝術門類中所占比例
2017-01-09
二三十個瞬間
當你舉起照相機,你就開始用照片說話,你說的越真實,越生動,越深刻,就越有魅力,一圖勝千言是我們的理想。對于攝影師來講,拍攝單幅作品,可以一圖勝十言,勝百言,幸運的可以勝千言。而面對20-30幅的專題組照,則會是艱難的挑戰(zhàn)。從這次上千位作者與上千組投稿來看,多數專題顯得無從下手,思路貧乏,缺少條理,力
2016-12-30
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帶到基層去
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帶到基層去——文代會代表談學習貫徹第十次全國文代會精神12月3日,中國文聯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在京勝利閉幕。代表們離京奔赴各地,滿懷激情、信心十足地走向各自的崗位。大會的閉幕開啟了文藝工作者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指引下奮力推進文藝事業(yè)和文聯工作繁榮發(fā)展
2016-12-05
中國攝影師沒有必要一味追趕國際潮流
2016年的荷賽,中國攝影師的投稿第一次超出了美國,成為最龐大的一個群體,占了投稿的五分之一,這是很龐大的一個數據。有好照片,也有很多照片是不夠資格來參賽的?!边@是2016年世界新聞攝影大賽評委沈綺穎的感嘆。美國亞洲協會“中參館”的資深視覺編輯大衛(wèi)·巴雷達也對來自中國的投稿印象深刻:“我有時候會覺得
2016-12-04
四十年來從事攝影的回憶
編者:這是張印泉晚年親筆撰寫的回憶性文章《四十年來從事攝影的回憶》的上半部分“攝影經歷”。該手稿原件現保存在張印泉的長孫張久立手中,本刊認為該手稿對于張印泉攝影的研究以及20世紀早中期中國攝影史的研究,都很有參考價值,于是在征得張久立先生同意的情況下,將這篇手稿翻錄并略微刪減后刊登于此。雜志官網將會
2016-11-29
攝影師不算藝術家?那對著照片繪畫的畫家們算嗎
攝影作品《99美分》拍賣出334萬美金之后,引起全世界關注。那么有多少人知道在攝影術剛出現的當初,很多人認為那是不高雅的,說它缺乏個性化和生命力的,沒有創(chuàng)造性表達。當攝影取代古典油畫,讓畫家開始用攝影術謀生時,波德萊爾甚至斥責道,那是懶惰的畫家才使用的東西,當時的主流藝術家也紛紛對“攝影”投來憤恨的
2016-11-18
深扎生活沃土,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摘自“繁榮發(fā)展看攝壇”系列報道)
自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以來,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fā)表重要講話兩年來,中國攝影家協會和全國各級各類攝影組織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一系列重要部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廣泛動員、精心組織、不斷推進“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號召廣大攝影
聯系我們|關于我們|舉報入口
京ICP備20027073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0847號未經同意,不得轉載、使用和鏈接本站內容,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