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這張照片才能被稱作肖像
我寫博客,完全出于自己喜歡,但每次寫作的時候眼前都有一群讀者的樣子。就憑留言里的三言兩語以及平常的來來往往,讀者是誰,我心里都能勾畫出大致的模樣。有的時候,某些文章是寫給特定的讀者,我覺得他們肯定喜歡,寫著寫著會笑起來。當然,也有哭的時候
2014-01-20
孫鵬:攝影記者的數字化生存
幾年前,我在課上給學生放當時攝影界很流行的多媒體報道,有動態(tài)畫面也有靜態(tài)照片,中間還夾雜有現(xiàn)場聲音。有個學生反問我:老師,這不還就是一段視頻么還是一個媒體不是多媒體。新聞攝影領域對于多媒體這個詞兒恐慌了一陣,現(xiàn)在大家也都逐漸承認,視頻是視
淺談攝影的創(chuàng)新
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之所以被再三提起,是由于當今世界的科學、經濟、文化、藝術都在不斷向前發(fā)展,落后陳舊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遠遠不能滿足現(xiàn)代人的審美需求和讀圖時代給人們帶來的視覺疲勞。因此,人們總是希望藝術作品有更深刻的啟示性和創(chuàng)造性。攝影藝
2014-01-16
傅文俊的觀念攝影:當代藝術品收藏中的原始股
萬國園記法國館傅文俊攝觀念攝影在中國是一種正在進行時的藝術潮動,與同時興起的實驗藝術、裝置藝術、多媒體藝術等一起正以變化、發(fā)展、多維的態(tài)勢進入公眾的視野,并影響著人們對以往攝影與藝術的概念的看法。攝影在攝影界以外的當代藝術界正在進行一次
2014-01-14
以稅的名義拒絕的攝影展-梅普爾索普的《完美瞬間》
梅普爾索自拍像梅普爾索普通過化妝和扮演女性來自拍,以此展示男性陰柔的一面,顛覆傳統(tǒng)價值觀念中男性必須陽剛的社會要求,打破世俗觀念對男性形象的刻板理解。1989年4月7日,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羅伯特梅普爾索普的《完美瞬間》攝影展正式開幕,令人
拍出對得起中國攝影史的作品
中國攝影界呼吁編撰中國攝影史,認為只有梳理仔細、了解深入后,才能拍出對得起中國攝影史的作品走進北京市馬甸橋東北角的中國攝影展覽館,這里正在舉行同筑中國夢百年跨越史中國攝影與科技大型影像展,映入眼簾的第一幅展品是《自攝坐姿照》,作者為羅以
2014-01-13
淺談攝影的四個層次
不同于先前的文章精進攝影的四個途徑,本篇將從另外四個角度來切入攝影的不同風貌。在四個途徑一文中所提及的仍多半停留在技術層面的討論,從器材與硬知識方面來精進攝影。但是我們在進一步去理解攝影與關注攝影千變萬姿的風態(tài)時,不能忽略除了器材與技術之
林路:一條大河和一個國際影像展
2012西雙版納國際影像展以一條大河開篇,表達了對河流的關注,對人類學的溯源體察和訴求。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消費社會所呈現(xiàn)的各種窘境和奇觀輪番上演,河流亦在其中。全球化是九十年代以來最時髦的詞之一,在人類學界,它也是頗有爭議的一個詞。其實全球化并
2014-01-08
“人人都是攝影家”,攝影如何打破“九宮格”
去年一年間,80多位攝影藝術家分批次進入寧夏西吉縣沙溝鄉(xiāng)陽莊村的上圈組,和當地村民一起進行了一次影像實驗:給村民們分發(fā)相機,讓他們自己拍自己的生活。這次影像實驗后來被譽為是一次對攝影重新歸零的認識,后來又被持續(xù)發(fā)酵先有大連醫(yī)科大學藝術學院師
2014-01-06
多媒體進入主流視野“元影像”攪動記錄話題
中國第15屆國際攝影藝術展女性主題類金獎作品《漁家女》(孫長健攝)多媒體影像的發(fā)展,是攝影在新的科技、傳媒等條件下產生種種新變化的一個生動例證多媒體影像開始頻頻閃現(xiàn)于各大主流攝影活動,成為今年攝影界的重要現(xiàn)象之一。這其中最具標志性的事件,
19-20世紀圖像在科學中引起的客觀性之爭
文劉張鉑瀧(1416專欄作者)在討論照片的時候我們經常用到真實性或者客觀性(objectivity)這個詞,就好像它是伴隨著攝影誕生并且是攝影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一樣??陀^性這個概念的誕生可比攝影要早,不過也沒有那么早,它的歷史大概有300多年,而它之所以受
“不明覺厲”攝影2013
2013年過去了,我很想念它。此刻的我,坐在窗前看樓外的昏黃,在夕陽映照下的汾河像是一張舊照片。對于過去,我們總會有些浪漫的想象,就像一幅照片,隨著時間的流逝與歲月的侵襲,逐漸變成某種摻雜著種種浪漫想象的信物,成為今時今日此時此刻的憑證,一種
2014-01-02
姜緯:中國新銳攝影師的創(chuàng)作傾向
評論家、策展人姜緯姜緯:我發(fā)言的題目是中國新銳攝影師的創(chuàng)作傾向,請允許我先做一個小小的說明,因為其實在這么一個場合,在這么短的時間,要把一些攝影師拿到一起,然后還要給他們做分類,我覺得我,從我個人來說是不太妥當的。第一,他們本身還很
2013-12-31
走向多元,新傳播環(huán)境下的攝影通俗化探詢
提要:現(xiàn)代科技的迅猛發(fā)展,電視、手機、互聯(lián)網所構成的新的信息傳播網絡打造了全球化的共享信息平臺,形成了新的傳播環(huán)境。在這一新的傳播環(huán)境下,特別是數碼技術的普及運用,攝影獲得了空前的發(fā)展,成為大眾學習、生活和休閑、娛樂的寵物。網絡瀏覽日趨
2013-12-30
改造日常圖像的游戲
不妨說,他的創(chuàng)作在設置陷阱,在這個看似構建策略的藝術體操中,他越煞有介事,我們陷入的可能性就越大。改造日常圖像的游戲對圖像原始意義抱有深切信任,并試圖以此來定義圖像意義真實性的觀眾得小心了,當你看到攝影師高巖的作品《青年當代藝術家案例》
2013-12-27
聯(lián)系我們|關于我們|舉報入口
京ICP備20027073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0847號未經同意,不得轉載、使用和鏈接本站內容,違者必究